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资料】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解析版)学习精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2:00: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育资源

1 2 3 4 10 10 10 10 17.8 16.8 m (1)该瓶补钙剂属于________。(填物质分类) (2)表格中的m=________。

(3)求稀盐酸的浓度_______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4)该瓶补钙剂含有碳酸钙________g。(结果保留1位小数) (5)请根据上述内容,在下图中补全图像。

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解析】【解答】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符合题意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氮分子可表示为:N2 , 不符合题意; B、金的元素符号Au,不符合题意;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NO3 , 不符合题意;

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硫酸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分析】A、分子直接用化学式表示; B、金的元素符号为Au;

C、硝酸根是NO3- , 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与化合价一致,位置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符号;

D、硫酸亚铁中铁元素显正二价,在依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留言说的化合价,然后在硫元素的正上方标+6即可。 2.【答案】B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解析】【解答】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不符合题意;

B、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能减少白色污染,减少化工生产产生的温室气体,符合题意;

C、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当超出了水的自净能力仍会污染,不符合题意;

D、加高炼铁厂烟囱,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总量,不能减少空气污染,反而会扩大污染的范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燃烧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等; B、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

C、水体的自净能力有限,且时间长,如果排放的生活污水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则会造成水体污染; D、加高炼铁厂烟囱,废气任然排放于空气中,一样造成大气污染。 3.【答案】D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解答】A、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在火焰上斜上下移动,使试管底部受热均匀,不符合题意;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反应掉所有的酸,不符合题意;

D、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同时必须使试管底部受热均匀;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要先把导管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C、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要用水稀释,同时用碱性的碳酸氢钠中和; D、量筒不能做反应和溶解的仪器。 4.【答案】B

【考点】电解水实验,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解答】A、汽油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对油污的溶解作用,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能支持燃烧,应用燃着的木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条进行检验,符合题意;

C、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温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降温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D、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熟石灰混合反应而成的一种含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钙微溶物的物质,既不透明,也不均一稳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汽油是一种有机溶剂,能够溶解油污,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B、电解水试验中,正极产生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氢气,通过点燃观察火焰颜色和生成物检验;、

C、如果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则升高温度溶解度变小,会有溶质析出,则得到的任然是饱和溶液;

D、波尔多液是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钙配而成,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同时含有铜离子,不是无色。 5.【答案】C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由硒元素的名称汉字偏旁“石”字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符合题意;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一般说来在元素符号中,带有“石”旁的元素为非金属固体元素; B。硒是第四周期的元素,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不一定与中子数相等; D、据元素周期表,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6.【答案】B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解析】【解答】A、牛磺酸(CXH7NO3S)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牛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x+7+14+48+32=125,解得:x=2,符合题意;

C、牛磺酸由分子构成,每个牛磺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不含有臭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D.牛磺酸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2:(16×3) =2:3,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只是不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即化学式中每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可以计算出x的值;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元素的之比等于(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7.【答案】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A、由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解析】【解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合题意;

B、由方程式可知,每3个分子生成了3个分子,不符合题意; C、甲物质是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不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6:(2×32)=1:4,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微观示意图写出宏观的方程式,在根据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甲是甲烷,不含氧元素;

B、该反应的微观意义即一个甲烷分子和两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两个水分子; C、天然气、沼气、瓦斯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D、可根据方程式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分析判断。 8.【答案】B

【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实验中会观察到U型管中左侧红墨水下降,右侧上升,能用于探究NaOH固体溶于水的能量变化,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图示实验,硝酸钾的形状不同、水温不同,不能形成对照,不能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符合题意;

C、实验运用了对比的实验方法,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两处白磷对比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能达到实验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D、装置打开止水夹,固体和液体接触反应,关闭止水夹,干燥管内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出干燥管,固液分离,反应终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U型管内红墨水出现左低右高的现象;

B、对比实验必须控制变量;

C、对比实验,控制了变量,从水中白磷不燃烧和铜板上的白磷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氧气、再通过铜板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D、通过关闭止水夹,使U型管右边压强增大,把盐酸压向左端,让盐酸和大理石脱离接触,从而使反应停止。 9.【答案】B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不符合题意,因为没有指明温度,不符合题意; B、t2℃时,乙物质升高温度、降低温度,溶解度都会减小,所以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符合题意;

C、t1℃或t3℃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说明t1℃或t3℃时,100g水中最多含有乙物质为40g,但是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40g,不符合题意; 教育资源

CO2+2H2O。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物质为单质,不属于氧化物,符

【教育资料】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解析版)学习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byie83go16u75f0b3w102ra61x6wi01dfn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