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高考历史专题11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2 11:26: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答案 发展: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1.(立意:从权力结构的变化看罗斯福新政)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紧急救济拨款法》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1950年美国政治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能够超越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 A.制衡原则发生了变化 C.新政促进了政局稳定 答案 D

解析 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罗斯福新政加强了总统的行政权力,政党制度的建立也使的总统和国会可能会超越宪法分权造成的沟壑,宪法设立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依然在,故A项错误;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故B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新政对权力模式变化的作用,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

2.(立意:从财政的角度看罗斯福新政)1935年美国财务部授权华盛顿银行在全世界发行债券,全球发行总计225亿美元,永久有效。该债券的发行反映出当时美国( ) A.银行信用已经迅速恢复 B.在世界市场上独占鳌头 C.财政赤字正在继续扩大 D.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答案 C

解析 1935年美国财务部授权华盛顿银行在全世界发行债券,说明这是政府行为,A项错误;在世界市场上独占鳌头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故B项错误;全球发行总计225亿美元债券说明美国财政赤字正在继续扩大,故C项正确;在全世界发行债券,是在挖掘国外市场潜力,故D项错误。

3.(立意: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统计表。 年份 1980 -0.3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B.总统与国会利益一致 D.权力模式出现新格局

增长率 1.9 -2.5 3.6 6.8 3.4 2.8 3.4 4.6 3.0 读表分析,下面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①总体呈增长趋势 ②经济处于“滞胀”阶段 ③增长得益于凯恩斯主义理论 ④增长是因为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依据图表数据可以看出从1980年至1989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故①正确;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滞胀,不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②错误;凯恩斯主义是在1929至1933年经济大危机以后,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政府减少了干预,故③错误;针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所以80年代出现这种发展趋势整体上来说是因为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4.(立意:经济危机与自由贸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贸易委员会从1823年开始降低关税,1835年取消了向外国出口机器的禁令;1842年废除了尚存的英国制成品出口关税,并且降低了海关清单中至少750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到1860年,英国只对48种商品课征进口税。美国1913年的“安德伍德—塞门斯法令”把钢铁、羊毛、食糖(1916年)和某些农产品列入免税之列,并且大大降低了棉毛织品的税率。 ——摘编自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 ——英美富强之道考辩》

材料二 1930~193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

1930年5月 1931年 1931年9月 1931年12月 1932年 1933年4月

——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整理

材料三 英美两任霸权国家在其走向富强的长期历程中,恰恰都是依靠了持久且严格的贸易保护而非自由贸易,才确立了产业优势地位。只有当自己的产业优势明显压倒竞争对手时,英美才转而实施自由贸易或者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图使自身利益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进一步最大化。而一旦自己的优势地位受到威胁,它们便又退向保护主义,在“公平贸易”等冠冕堂皇的旗号下寻求贸易保护和产业庇护。……英美之外其他大国崛起的历史也证明,走向富强的要害决不是自由贸易,而在于殖产兴业,从法国、德国、日本,到俄国、苏联、中国,历史真相无不如此。

——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相似的历史条件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

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 英国制订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品征收50%的重税 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 日本放弃金本位,日元汇率下降65% 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 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对“自由贸易”有何认识? 答案 (1)条件:工业革命的推动;经济实力的增强;政府的支持。 目的:推动经济发展;掌握世界霸权。 (2)措施: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

影响: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世界局势日趋紧张;为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3)认识:自由贸易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自由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自由贸易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各国应当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提升竞争力。

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节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斯大林经济体制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列宁”“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可以直接排除C、D;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符合“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这一条件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排除B,选A。

2.1921年列宁曾说:“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列宁论述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运用商业手段加强工业与农业的联系,即采用商品市场的方式加强经济的交流,这符合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故选D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张取消自由贸易;斯大林模式属于计划经济模式;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改变计划经济的模式,只有一些修修补补,故排除A、B、C三项。

3.“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材料表明苏俄政府( ) A.解除了对商品贸易的限制 B.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B.斯大林模式 D.新经济政策 B.新经济政策 D.指令性计划经济

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关键信息“纳税后”“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等分析可知,D符合题目要求。A本身说法错误,排除;B是斯大林时期的措施,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排除;C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

4.下图是据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资料整理的私营注册工业在国家全部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度变化情况示意图。此示意图说明( )

A.私营工业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新经济政策限制了私营工业发展 C.非公有制经济受到了排挤和压制 D.工业化方针已取代了新经济政策 答案 C

解析 该示意图显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期私营注册工业所占比重处于下降状态,这说明私营工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C项正确。在当时的苏联,私营工业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要通过发展私营工业以推动社会经济恢复,而不是限制私营工业的发展,B项错误;尽管工业化方针在1925年12月就已提出,但新经济政策到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后才逐渐被废除,D项错误。

5.斯大林在1930年曾说:“当我们已经不需要容许某种程度的私人贸易自由的时候,当这种容许只会产生坏结果的时候,当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商业组织来调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这表明斯大林的根本意图是( ) A.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B.强调单一公有制和政府的调控 C.排斥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 D.维护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 B

解析 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说的是农业集体化,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让新经

2019高考历史专题11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c5vk3vlzi38gut0xsx29kcek7hm3l0142m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