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星2号洋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紫星2号洋葱新品种在经过3年的试验示范后,逐步形成了适于该品种高产特性的配套栽培技术。技术的关键点是培育适时播种的壮苗,定植时的选苗分级,叶丛旺长期的重点追肥以及病虫害的及时防治。 一、播种育苗
1、育苗畦:选择土质疏松肥沃不重茬的菜园耕地,按10kg/㎡施入腐熟松碎的有机肥,严禁使用化肥。翻松整平后做成宽1m、长度不超过10m的平畦。
2、播种期:冀中南地区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适宜播期。其他地区可参照当地传统的洋葱安全播种期。
3、播种量:栽培667m2需备500g良种,育苗畦每10m2播50g种子。
4、播种方法:(1)干播法:将畦面划成浅沟,种子均匀撒播畦面,播完后耧一遍使种子入土,踩实后浇水。(2)湿播法:先浇水,水渗完后撒播种子,上覆细土1cm厚。干播法省工省力,湿播法出苗整齐、均匀。
5、三水齐苗:播种后第4—5天必须浇第二水,第8—9天畦面露芽时必须浇第三水,10天齐苗。
6、苗期管理:每隔7—10天浇一次小水,拔一次小草。苗稠的地方间苗,苗距3—4cm。有蝼蛄为害时,浇水时灌适量辛硫磷防治。秋季育苗地块注意防治灰霉病,尽量杜绝病害的再次侵染。苗生长30天后,可追施少量尿素及喷洒磷酸二氢钾。壮苗的标准是:定植前单株重6—8g,假茎粗0.8cm左右,叶丛高30cm左右,3—4片真叶,叶色深绿。
7、特殊年份:秋天阴雨多,日照少,苗长的小,虽达不到壮苗标准,仍要按时用于定植。 二、定植
1、定植时间:冀中南10月下旬—11月上旬为适宜定植期。冬前定植地区可按定植后有7—10天的缓苗时间具体确定。严禁改为春季定植。否则,会造成大幅度减产。冬后定植的高寒地区可在土壤解冻后立即定植。
2、定植地准备:大秋作物腾茬后,立即清除干净根茬和杂草,基肥每667㎡施有机肥4000—5000kg,或发酵好的鸡粪1000kg。另外,每667㎡施入过磷酸钙100kg,碳铵50kg,硫酸钾30kg(忌用氯化钾),或硫酸钾复合肥60kg,施肥完毕,地块要翻耕、耙细、平整。按选用的地膜规格做成平畦。
3、覆地膜方法:以湿覆为好。先将平整好的畦内浇足底水。水渗完后,土壤湿润时喷洒除草剂。不可先喷药后浇水,田间亦不可积水时喷药。选用适合洋葱使用的除草剂类型,33%除草通每667㎡用量100ml。也可选用除草剂地膜防除杂草。喷洒除草剂时,速度要均匀一致,不能重复喷洒。喷洒完毕,即可用自制覆膜机覆膜。湿覆地膜的好处是:紧贴地面,覆的牢,膜不易破,风也不易吹开吹破。膜的两边必须压牢,压不牢的,人工辅助压牢。每667㎡用膜约6—7kg,除草剂膜9—10kg。也可用干覆地膜的方法进行覆膜栽培。覆膜栽培可提早收获10天左右。如果特殊年份定植时苗子太小,先定植苗后,连苗一起覆盖。春季返青时再将苗子挑露出地膜。
4、选苗分级:起苗后抖掉根部土壤,逐苗挑选。淘汰假茎基部粗度小于0.5cm的弱苗和大于1.2cm以及无生长点和矮化的苗。选用的苗0.5—0.7cm算一级,0.8—1.2cm算一级分别定植。定植前将苗的须根留1cm,其余剪去。
5、定植方法:按15cm×15cm的行株距定植。湿覆地膜的地块预先在膜上打孔,孔深3cm,直径1.5cm。定植时将苗子直接插到孔内,用手指按实,封严孔口。不覆膜或干覆膜定植后及时浇水。4—5天再浇一次缓苗水。
三、越冬
冬前定植地区一定要在当地土壤封冻前浇一次透水,切不可因覆盖地膜不浇越冬水。冬季要经常到地里查看覆膜是否牢靠,及时修补被风吹开、吹裂、吹破的地膜。冬后定植的地区要对苗床加设风障和畦面覆盖防寒物,或把苗起下沟藏起来。 四、返青后的管理
1、浇水施肥:2月底、3月初,叶片开始返青生长,此时浇水一次。4月份进入叶丛生长旺期,为重点追肥期,间隔20多天浇水一次。浇水时每667㎡追施尿素10—15kg,硫酸钾10kg。5月上旬鳞茎进入膨大期,结合浇水再追肥一次,667m2追施尿素10千克。为提高葱头耐贮性,葱头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 2、虫害防治
危害洋葱的虫害主要是地蛆和葱蓟马。
防治地蛆:地蛆幼虫蛀食鳞茎,引起腐烂或叶片萎蔫枯黄。甚至造成植株死亡。群众俗称洋葱“烂胡”就是地蛆蛀食根部后,软腐病菌乘机侵入所造成的。5月上、中旬是地蛆危害盛期,从4月中旬防治为适期。防治方法:①结合浇水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配合硫酸链霉素灌根。每10天左右一次,连灌2—3次。②用48%乐斯本乳油每亩500—600ml随灌水施药防治。乐斯本虽成本高些,但有效期可达一月左右,防治地蛆效果很好。
防治葱蓟马:葱蓟马主要危害植株的心叶、叶片,使叶片形成许多长形黄白斑纹,影响光和作用而造成减产。一般五月份开始大量发生,从4月上旬开始防治。分别使用50%乐果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或者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天左右喷洒一次。 3、病害防治
苗期病害:洋葱苗期病害目前主要是立枯病,土壤带菌多、湿度高、幼苗徒长时发病重。苗床低湿,种植过密、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有利于发病。病原菌可随雨水、灌溉水、农机具、土壤和带菌有机肥传播蔓延。防治方法:发病地不宜用做苗床。育苗地精细整地,使用不带病残体的腐熟基肥。加强苗期管理,保持土壤干、湿适度,及时锄草、间苗。苗床出现少量病苗后,要及时拔除,并喷药保护,防止病害蔓延。常用药剂有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
危害洋葱生长期的病害主要是霜霉病和灰霉病。
防治霜霉病:秋季育苗时就要防治。春季4月上旬开始防治。用75%百菌清600倍液、58%甲霜灵锰5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喷施。代森锰锌+霜霉绝600倍液防治效果也很好。,防治时每桶药液加入一袋效力增,以增加粘着力。间隔5—7天喷一次,轮换用药或复混农药连续防治3次以上,注意选择晴天用药,尤其是四月份小雨不断,最易爆发此病,一定要及早预防。
防治灰霉病:又叫灰腐病、洋葱瘟病。春季发病严重。从4月上旬开始,使用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48%灰霉克星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为提高粘着力,喷洒时,每桶加一袋效力增。能提高防治效果。以上几种农药要交替使用,连续防治3次以上。喷洒时地面也要喷到,以减少互感机会。
4、春季先期抽薹和双头的处理:秋季育苗偏早,苗子过大,或者是冬季温暖,易引起春季一些植株的先期抽薹。遇到这种情况,可从花薹膨大处的下面掐掉花薹,鳞茎能正常生长,不会影响产量,发现田间有双头生长的可去掉一个头让另一个头继续生长。
5、禁止踩倒植株:有些地方和一些农民在鳞茎膨大生长期有踩倒洋葱植株的习惯,以为踩倒会促使洋葱鳞茎的生长,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反而会影响养分的正常运转,导致葱头的减产。生产中严禁把植株踩倒。植株的自然倒伏标志着成熟期的来临。 五、收获
当田间植株下部叶片枯黄,绝大部分自然倒伏即可收获葱头。收获时在晴天进行,经晾晒表
皮干燥后收起贮存或上市。如不及时收获,会造成裂球等畸形葱头,影响商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