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中学七年级语文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主备人:张贞容
小圣施威降大圣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经过,了解神话故事情节离奇
曲折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有所了解,并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讨论、想象、感受孙悟空机敏、坚毅的品质和无
畏的反抗精神,激发同学们对孙悟空的喜爱之情。 【学习重点】
了解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经过,了解神话故事情节离奇曲折的特点。
【学习难点】
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有所了解,并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法指导】
朗读法;
自主合作交流法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吴承恩(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祖籍安徽省桐城县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因随祖父迁徙至淮安府(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其故里江苏淮安东南马甸乡二堡村有修葺一新的墓园,淮安市有其纪念馆。吴承恩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据记载有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吴承恩的甥外孙丘度搜集其残存之稿,仅“存十一于千百”,编《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 2.作品介绍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书中孙悟空这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西游记》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更为重要的是,《西游记》在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
李端中学七年级语文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主备人:张贞容
1默读课文三遍,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和不理解的句子,通过询问解决。 2.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朗读2遍,并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掣( ) 鹚( ) 翎( ) 嗛( ) 淬( ) ......
青鹞( ) 鹭鸶( ) 鹳( ) 鳜鱼( ) 鲂鱼( ) 撺( ) .......花鸨( ) 樗樗( ) 蓼汀( ) 窗棂( ) 愕然( ) .....3. 你从本文的标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大圣是谁?小圣呢?
二、【合作探究】:
1.在本文中孙悟空分别变做了什么?二郎神相应的变做什么?
大圣( ) ( ) ( ) ( ) ( ) ( ) 小圣( ) ( ) ( ) ( ) ( )
2.用简练的语言复述二郎神与大圣打斗的故事情节。(请按照七次变化的三个场面进行复述)
(1)花果山
(2) 在崖下 3.请用小标题分别概括这七次打斗变化的内容。
(1)饿鹰儿张翅扑麻雀 (2) (3) 三、【达标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掣棒( zhì) 吆喝(yāo) 金箍棒 (gū) B.钉住(dìng) 寻觅(mì) 淬入水内 (cuì) C.鲂鱼 (fáng) 花鸨 (bǎo) 幌一幌 (huàng) D.高擎 (qíng) 青鹞 (yào) 大鹚老 (zī) 2本文作者是 ( ),字汝忠,号( )。汉族,山阳人。( )代杰出的小说家 ,代表作《 》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树梢 铁钳 窗棂 园睁凤目 B.磕头 云宵 饿鹰 趁着机会 C.踪迹 猢狲 低贱 众皆愕然 D.翎毛 鳜鱼 拽满 安下云头
2
(3) 在灌江口
(4) (5) (6)
李端中学七年级语文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主备人:张贞容
4.给加点字注音。
(1)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 )不见,一齐吆喝( )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2)等我擎( )拳先捣窗棂( ),后踢门扇! ..
(3)急纵身驾( )云起在半空,见那李天王高擎( )照妖镜?? ..(4)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锋,擎出绣花针儿,幌( )一幌,碗来粗细?? .5.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磕头 金箍棒 云宵 踪迹 B.飘荡 铁钳 旗竿 巡逻 C.鱼鳃 庙宇 喧闹 惊愕 D.围绕 纵身 山崖 提防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几年,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频发,从客观上推进了我国消费者对“洋奶粉”格外受宠。
B.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
C.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核安全方面的专家,将用9个月时间对在建核电机组、待建核电机组及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了安全检查。
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情感丰富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叙述方式自由活泼。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经过,了解神话故事情节离奇
曲折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有所了解,并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讨论、想象、感受孙悟空机敏、坚毅的品质和无
畏的反抗精神,激发同学们对孙悟空的喜爱之情。 【学习重点】
了解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经过,了解神话故事情节离奇曲折的特点。
3
李端中学七年级语文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主备人:张贞容
【学习难点】
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有所了解,并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知识链接】
1.《西游记》中经典故事: (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 (5)真假美猴王; (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等(8)火烧盘丝洞 (9)天竺国招亲 (10)灵山取真经 2.《西游记》主要人物及评价
(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表现了孙悟空刚烈、直率的品行),
真假美猴王(表现了孙悟空忠心和为真理而战)
(2)猪八戒:高老庄(表现了猪八戒的好色、贪婪)、
大战黄风怪(表现了猪八戒的懦弱、利己)
(3)唐僧:三打白骨精(表现了唐僧的不辨忠奸)、
最终成佛(表现了唐僧的坚韧和不屈)
(4)沙和尚:三打白骨精(表现了沙和尚的忠心)、
最终成佛(表现了沙和尚的坚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课文标题中的“小圣”和“大圣”各指的是谁?关于“小圣”,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故事?
二、【合作探究】:
2.课文中的哪些情节写得最有趣,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方法提示:可从情节的趣味,人物的性格、语言的精妙三个角度去思考)标注在书上。
3熟读课文,请你分析二郎和大圣在打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三、【达标检测】:
1.《西游记》,作者是__ __(朝代)__ __,是长篇_ __小说,全书共 回。 2、填人名,补充歇后语.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