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题目中的括号内) 1. ( )的基本思想是: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联系的时间顺序发展的结果。 A.动态变化理论 B.轨迹交叉论 C.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D.能量外转移理论
2.运输安全的水平,取决于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的本质安全化水平,其中( )是系统安全的核心。
A.设备 B。环境 C.人员 D.管理
3.列车司机必须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关门前必须确认行车凭证、道岔、进路正确,动车前确认所有人员均在安全区域。是( )。
A.折返作业安全准则 B.整备作业安全准则 C.调车作业安全准则 D.人身安全准则
4.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在车辆段内的施工,如影响正线行车须报( )批准。 A.车站站长 B.值班员 C.安全员 D.行车调度
5.受电弓是从接触网受取电能的电气设备,安装在( )。 A.车厢 B.车门 C.车顶 D.车窗
6.发生火灾时,用标准用语进行广播宣传和疏散引导,稳定乘客情绪,引导乘客使用车内灭火器灭火和进行紧急疏散的是( )。
A.维修调度人员 B.电网调度人员 C.行车调度人员 D。列车司机
7.( )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最薄弱、最难以控制的环节。 A。属地为主 B。公众动员机制 C.控制事态能力 D。分级响应
8.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各行各业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简称《安全生
产法》),自( )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A. 2001年10月1日 B.2005年9月1日 C.2002年11月1日 D.2004年1月1日
9.在建立地铁安全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在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指标要选择那些影响全局的安全关键因素,这遵循的是( )。 A.全面性原则 B.主导性原则 C.操作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10.列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脱离驾驶岗位( )以上,如需再驾驶列车必须对业务知识和安全运行知识等进行再培训,并且考核合格,对其纪律性和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由相关管理部门及有关领导做出鉴定。
A.6个月 B.7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题目中的括号内,多选少选不得分)
11.危险作业的基本特点是( )。 A.长期性 B.临时性 C.不固定性 D.危险性 E.伤害性
12.每天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应使全体作业人员达到:( )、安全措施明确。 A.作业内容明确 B.作业地点明确 C.质量要求明确 D.携带料具明确 E.人员分工明确
13.引发火灾的交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 )。 A.内部潮湿 B.高温 C.粉尘大 D.鼠害 E.电气设备短路
14。车站的应急设备主要有( )。
A.火灾紧急报警器 B.自动扶梯紧停装置 C.紧急停车按钮 D.屏蔽门紧急开关 E.对讲机
15。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遵循( )原则。
A.突出重点,分清主次,不能平均分配、面面俱到
B.目标既要有综合性,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性 C.安全目标要具有先进性
D.使目标的预期结果做到具体化、定量化、数据化 E.坚持安全目标与保证目标实现措施的统一性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填入题目前的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
()1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系统化、程序化,同时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科学管理体系。
()17.安全标志的作用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以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但不能代替安全操作规章和安全防护措施。
()18.准备进路,泛指将车站所有运行的线路安全开通。
()19.凡经批准的国产化、技改等项目上线调试、运行,必须经批准并报送安全部门备案,方可实行。 ()20.架车机架车时其他人员可以进入架车区域。
()21*城市轨道交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和消防监督工作,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2.恢复因台风、雷雨大风(含龙卷风)造成高架或地面路段停运的行车条件是:接获气象台取消橙色信号及在过去th监测到的最高风速低于74km/h(8级)。
()2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规定地下车站与隧道周边外侧50m内、地面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30m内,均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
()24.定性评价方法主要针对系统危险因素进行,不适用于系统总体状况的风险评价。 ()25.工程车在正线运行时凭地面信号行车,一个连锁区内只准有一列工程车运行。 四、名词配伍(将相应名词解释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安全管理( ) 27.隐患( ) 28.轨道交通事故( ) 29.化学抑制灭火法( ) 30.危险源( )
A.就是将化学灭火剂喷人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最常见就是用灭火器向着火点喷射灭火。
B.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C.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D.是指在生产活动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客观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