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病免学》目标检测题库 一、名词解释
免疫-------指机体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抗原-------能刺激机体引起免疫应答的物质
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同种异型(体)抗原------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存在着不同抗原 异嗜性抗原-------- 不同种属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免疫活性细胞------淋巴细胞中T细胞和B细胞能识别特异性抗原,在抗原刺激下分化、增殖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指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刺激免疫活性细胞,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及随后导致一系列效应全过程 。 体液免疫--------指由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性-------抗原刺激机体后形成的对该抗原无免疫应答
超敏反应(变态反应)------机体接触抗原后再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发生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人工自动免疫-----是用疫苗接种于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 人工被动免疫------是将抗体、细胞因子输入机体,给机体增强免疫力。
微生物------是存在天自然界的一大群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病原微生物----具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 。
热原质---------是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菌群失调------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的各种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面超出
正常范围的状况。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源微生物的方法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
感染(传染)-----病源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毒血症------病源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外毒素侵入血流,引起特殊的临床中毒症状。 菌血症------病源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一时性或间断性地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 败血症------ 病源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指化脓性球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到达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病灶。 肥达反应:用已伤寒沙门菌O、H抗原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患者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待测血清
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以诊断伤寒与副伤寒。
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必需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干扰现象------- 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包涵体------指病毒感染细胞后,在胞浆或核内可出现具有一定形状、特殊染色性的块状结构。 放线菌---是一类在生物学特性上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寄生虫----永久或暂时地生活在其他生物(人或动物)体内或体表,获得营养,使对方受损害的低等动物。 宿主------- 被寄生虫寄生的人或动物。
生活史------ 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感染阶段----寄生虫生活史中具有感染人体能力的发育阶段
医学蠕虫----是寄生于人体的一尖无骨骼、无甲壳和附肢的并能藉肌肉伸缩而蠕动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全变态-----凡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育时期,各期形态和生活习性完全不同称全变态-。 半变态-----凡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称半变态
培养基 菌落 耐药性变异 毒力变异 卫生清理 内毒素 外毒素 带菌者 抗原决定基 异嗜性抗原 免疫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APC) 血脑屏障 不完全吞噬 不完全吞噬 补体 类风湿因子 变应原 免疫标记技术 凝集反应 E花环试验 沉淀反应 疫苗 生物制品 病原性球菌 血浆凝固酶 恢复期带菌者 结核菌素试验 垂直传播 持续感染 抗原性漂移 抗原性转变 支原体 衣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体 真菌外—斐反应 菌丝 孢子 医学蠕虫 土源性蠕虫 生物源性蠕虫 疟疾再燃 疟疾复发 医学节肢动物 机械性传播 生物性传播 虫媒病 二、填空题
1.病毒属 型微生物,真菌属 型微生物, 、 、 、 、 、和 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微生物可分为 、 、 、 、 、 、 、 八类。 3.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
4.细菌有 、 、 三种基本形态。
5.细菌的基本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 、 、 、 。 6.常用的复染色法有 、 。
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多数细菌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为 . 6.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要把细菌分为 、 、 、 7.湿热消毒灭菌法包括——、——、——、——。
8.高压蒸气灭菌是最有效的灭菌方法,通常在 压力下,温度达 ,维持时间为 。 9.干烤法的灭菌温度为 ,维持时间 ,常用于——、——、——等的灭菌。 10.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是 、 、 、 。 11.细菌的致病性是由 、 和 决定的。 12.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是 和 。 13.感染的来源有 和 。
14.免疫稳定功能正常时可清除 ,异常时可导致 。 15.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 ,维持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的一种功能。 16.免疫监视功能正常时可清除 ,异常时易发生 。 17.免疫功能主要包括 、 、 。 18.抗原的两种特性是 、 。
19.完全抗原既有 性,又有 性;只有 ,而无 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20.医学上重要的抗原有 、 、 、 、 。 21.抗原的特异性是由 决定的。
22.凡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一般在 以上。 23.可作为近期感染诊断指标的免疫球蛋白是 。 24.惟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 。
25.在局部黏膜抗感染中最重要的免疫球蛋白是 。
26.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 。 27.免疫球蛋白是由 条多肽链组成的对称性结构。
28.在血清中含量最高、全身分布最广的免疫球蛋白是 。 29.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得到的片段是 、 。 30.外周免疫器官由 和 等组成。 31.中枢免疫器官由 和 组成。
32.外周免疫器官是T、B淋巴细胞定居, 、 的场所。 33.T细胞根据CD抗原分 和 两大亚群。 34.NK细胞的ADCC作用即指 的细胞毒作用。 35.中枢免疫器官是T、B细胞 、 的场所。
36.体液免疫是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 细胞,产生 发挥免 疫效应的过程。
37.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 、 、 三个阶段。
38.免疫应答包括两种类型,即 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 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39.Thl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主要有 、 、 等。 40.细胞免疫的生物学作用有 、 、 。 41.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分为 和 。 42.机体的防御屏障包括 、 、 。
43.胎盘屏障的功能是阻止 及其 从母体进入 体 内,以保护胎儿正常发育。
44.吞噬作用的后果可表现为 、 。 45.参与工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 ,参与Ⅱ、Ⅲ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 、 、 。
46、常见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 、 、 、 。
47、常见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 、 、 。 48、常见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 、 、 。 49、常见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