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在外面的面》教学设计
作者:郭京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23期
教学目标:
1.借助几何直观,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立体图形表面积的问题。
2.经历操作、观察、分析推理、发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体验到成功解决问题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经历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的过程,探索在由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上增加或减少1块小正方体立体图形表面积发生变化的规律。
学习准备:小正方体若干个、教学课件、实物投影、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师: 夏天到了,又是到了吃水果的好时节,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 预设:杨桃
师:那同学们知道杨桃横切后是什么形状吗?
预设:五角星
师:杨桃的外面和里面是不一样的形状,这就告诉我们看东西或者做事情不能凭空想象,那么大家猜一猜,这里面又隐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 ……
板书课题:露在外面的面
【设计意图:观察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内知识的重要方法,但仅有观察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掌握新的思维方法,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二、认识露在外面的面 1.出示一个正方体
师:这有一个正方体,它有几个面?哪6个面? 放在纸上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靠在墙面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靠在墙角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生依次回答
2.出示墙角多个正方体 师:这里有几个正方体?
师:你来数一数露在外面的面。说说你是怎么数的。(逐个,方位)
3.出示: 这个立体图形,露在外面的面(小正方形)有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1)逐一观察每一个小正方体,把它们露出来的面的数量分别数出来,然后再相加。
(2)从露出来的3个方向看,前面、上面、侧面,从不同方向数出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然后相加。
【设计意图:此环节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有序进行观察,掌握两种观察方法,并为学生发现露在外面的面数规律打下基础,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探究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1.计算由10个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1)说一说
師:在这道题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预设:表面积是指这个立体图形从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看,露在外面的面的总面积。 (2)想一想
师:怎样计算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呢? 2.探究增加1块小正方体后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变化
(1)补充条件:如果再放上一块同样的小正方体,并要求它至少有一个面和立体图形中已有的小正方体的面完全接触。
(2)提出问题:放上一块小正方体后,摆出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呢?看到这个问题你有哪些想法呢?
预设:再放上一块小正方体,可以放在哪些不同的位置?表面积发生怎样的变化? 教师评价:同学们真会思考,提出的问题正是我们想要研究的内容。
(3)明确方向:要想知道放上1块小正方体,表面积会发生什么变化,可以实际摆出立体图形看一看。
(4)动手操作: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利用学具操作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写在学习单上面。 (5)汇报展示,反馈交流:哪个小组愿意介绍一下你们摆出的立体图形的样子?摆出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梳理与思考:
同样是放上1块小正方体,为什么得到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不同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