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从英译《沁园春·雪》看诗词翻译中的美学蜕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23:30: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从英译《沁园春·雪》看诗词翻译中的美学蜕变

■周 源

【摘 要】摘 要:《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中非常有特色的一首,意境壮美气势雄宏,艺术表现手法纯熟,美学成就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本文通过辜正坤和许渊冲的英译,来分析其语言、文化的美学特征是如何在汉英两种语言的转换中进行蜕变的,还要在此过程中分析讨论不同译本对美学蜕变的成功处理及其不足,从而能对诗词英译中美学特征的转换有一些有益启发。 【期刊名称】长江丛刊 【年(卷),期】2019(000)002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毛泽东 音韵美 修辞美 意境美

毛泽东创作的诗词中,《沁园春·雪》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艺术表现手法炉火纯青,其美学成就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本文将通过辜正坤和许渊冲的英译,分析其语言、文化的美学特征从汉语到英语的蜕变过程,从中发现不同译本对美学蜕变的成功处理以及其不足之处,从而能对诗词英译中美学特征的转换有一些有益启发。

一、英译中语言音韵美的转换

汉语诗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讲求“平仄”要“押韵”要符合固定的“格律”。对词来说“韵”和“格律”就更加重要了,因为词兴起于唐代,极盛于宋代,本来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词,如《沁园春》这个词牌就有其固定的韵律。而英语诗歌通常也有其自身的格律,如“五步抑扬格”等,因而在英语译文中想传达出汉语原词的音韵美,就成了译者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可以从辜正坤译和许渊冲的译文中来观察,译者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沁园春·雪》上阕十三句压了四个平韵“飘”“滔”“高”“娆”,读起来刚劲有力,气势非凡。译文中辜译采用了句末压韵的处理方法,如一到三句句末为“found”“aground”和“snow-bound”压的ound的韵,四五句句末为“wall”“all”压all的韵,许译采取了隔行在句末押韵的方式,如第五句和第七句的“white”和“sight”押韵。辜正坤认为“外国诗间行押韵,取12123434型较多;而中国诗取1121型较多”,但在其译文中他还是偏向于保留中国诗押韵的特点,而许译采用了偏向于英诗的隔行押韵法。笔者认为译文读者主要是英语读者,许译采取了照顾英语读者音韵审美习惯的译法,所以更胜一筹。我们可以从中启示,即翻译诗词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音韵美的成功蜕变,可以以读者为中心,在不扭曲原意的情况下,尽量照顾读者的音韵审美习惯。

二、英译中语言修辞美的转换

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双方发展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以及美学观念都有很大差别,双方在使用修辞手段上也有所不同。

在上阕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用的是隐喻手法(Metaphor)化静为动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辜译此句为Like silver snakes the mountains dance,Like wax elephants the highlands bounce,将隐喻化为明喻(simile)很生动地传达出了原文的意象。许译此句译为Mountains like silver serpents dancing,Highlands like waxy elephants advancing,也是用了同样的手法将隐喻转换为明喻,只是此处用advancing更加符合原文的意思,比辜译中的bounce要更好。“欲与天公试比高”此句中作者用了拟人的

手法,将天拟人化为了天公,此句辜译为All try to be higher than heaven even once!许译为All try to match the sky in height.都没有将此处的拟人修辞格译出,而是采用了意译的办法,传达出了原文的意思,因为在英文中并无“天公”这个拟人的意象,所以此处只好牺牲了原文中的修辞格,使用了释义的译法。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英译诗词要想很好的传达原文的修辞美,一定不能使用机械照搬原文修辞格的办法,那样不但不能保持原文的语言感染力,而且还容易让译文辞不达意,甚至歪曲原文的意思。所以在处理修辞格的时候,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办法,如转换修辞格,转换比喻形象,或意译等,总之要尽量符合英语读者的语言审美习惯。

三、英译中意境美的转换

意境美是中国诗词中非常突出的特点,关于意境的定义宗白华认为“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正是以他豪迈自信的革命情怀与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了一个灵动而大气的意境。但在英译中,意境美的转换与蜕变往往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

词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出一幅极目千里的动态雪景,此处的“千里”“万里”是虚化的说法并非确切的一千里或一万里,但在译文中辜正坤将“千里”“万里”译为a thousand Li 和 ten thousand Li 这样就将词中缥缈无限的境界坐实了,让英语读者较难体会原作者想表达的意境。于此相对,许渊冲将“千里”和“万里”译为Hundreds of leagues和Thousands of leagues 以虚对虚,比较成功的传达出了原文的意境。同样,

从英译《沁园春·雪》看诗词翻译中的美学蜕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chxb90qy04x67j2pwjr92i2p9mf5d01dm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