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 实验一到五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5:11: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实验四 循环码编、译码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生成多项式g(x)与编、译码器之间的关系,码距与纠、检错能力之间的关系。

二、 实验内容 1. 根据编码规则验证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g(x)?x?x?x?x?x?1。 2. 通过实验了解循环码的工作原理。

(1) 了解生成多项式g(x)与编码及译码的关系。 (2) 了解生成多项式g(x)与码距d的关系。 (3) 了解码距d与纠、检错能力之间的关系。

33

9654(4) 观察该码能纠几个错误码元。 (5) 观察循环码的循环性以及封闭性。

3.通过实验了解编、译码器的组成方框图及其主要波形图。 4.了解信道中的噪声对该系统的影响。

三、 基本原理

1.总原理方框图(图1)。

图1

循环码的编、译码系统由下列五部分组成:定时单元、信码发生器及显示部分、编码器、模拟信道部分(包括错码发生器及显示部分)和译码器。

(1) 定时单元

本单元提供编码器及译码器所需的时序信号。其时钟重复频率(CP)为2MHZ。

(2)信码发生器

本单元给编码器提供一个信号源,手控开关(板上CDIN)置于+5V时,发光二极管亮,代表输出“1”码元。若开关置于“0”,代表输出“0”码元。根据二极管亮与否可在面板上直接读出所需信码。信码从“000000”?“111111”共有26=64种状态,代表64个码字。每一个码字均由手控开关组成,在帧脉冲信号的作用下,与门开启,手控信号并行输入移位寄存器(D触发器)的S端。当脉冲消失后,随着时钟脉冲CP的作用,CDIN串行输出所需的码元。 (3)循环码编码器原理 编码器是本实验的主要部分。

34

根据生成多项式g(x)?x?x?x?x?x?1,采用5个异或门和D触发器组成编码器。

在K1信号的控制下,输入6位信息码元CDIN,一方面串行输入信道(即至收端译码器中的6位移存器),另一方面通过与门送入除法电路进行计算。第6位输入码元结束时,K1信号也为零,在CP脉冲作用下,移位寄存器将计算的结果(CDOUT)送往信道,即在6位信息码元后附加了9位监督码,使码长(n=K+r)为15。

(4)模拟信道传输错误部分

严格说编码输出的基带信号发往信道,若信道为有线的,需加均衡设备;若为无线信号,需加调制设备。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编码输出波形及该波形经过信道后纠错能力,尽量省去附加设备。本实验设计了一个15位错码发生器(板上ECD框内)可在不同位置使用开关任加“1”码,并使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显示错码产生的位置(如图2所示)。

9654

图2 位错码发生器

15位错码发生器的原理与前述信码发生器一样,不再详述。错码发生器产生的“1”码与编码器输出的信号CDOUT相异或,产生的码即为错码,经过模拟信道部分,输出的信码为带有错误的码元。如编码器输出的信码为110011,经过该信道,信道输出错误码为000110,送入译码器去的信号即为110101。

(5)译码方框图及原理介绍 译码器方框图见图3。

35

图3 译码器方框图

经过信道加错后的信码,在K1信号的作用下,进入6位移存器,同时另一路进入除法电路进行伴随式计算,当6个信码全存人移存器时,电子开关置于“0”,此时信码保存在移存器中,同时另一路已进入除法器的信码,在CP脉冲的作用下,进入除法电路及正交方程形成网络、大数逻辑判决电路。由于本实验最小码间距离d0=6,故最多能纠正两位错码,若错码个数在2个以内,该系统能自行纠正,纠正后的信码通过电子开关进入移存器,并在显示信号K3的作用下,若发光二极管亮表示“1”码,不亮表示“0”码。此时译码信号是并行输出至显示部分的,它显示的信号应与信源显示的一一对应(注意此时信道干扰产生的错码只能是1个或2个)。假如信道中错误个数已超过该码纠错能力(即超过2),那么译码显示与编码显示不能对应。

正交方程的定义是:假定最高错误码元为e14,其次e13,此类推至e0,即e14在每个方程中均出现一次,而其它错误码元在4个方程组中出现一次,正交方程组如下:

?S3?e14?e12?e11?e3,?S2?e14?e13?e5?e1,? ??S1?e14?e6?e2?e0,??S0?e14?e10?e8?e7。由正交形成网络输出至大数逻辑判决电路,由四个三与非门及四输入与非门组成。该电路输出信号通过与门在K2信号作用下,一方面进入除法电路进行伴随式

36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 实验一到五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clmy8zig26o2vt5ky8e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