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集镇宋营小学五年级数学导学案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 内容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教科书第83~88页的内容)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并且对对称、平教材 移等现象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本单元安排了四个例题,每道例题的知识点各有侧重,分析 层层递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图形与变换内容的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为之后深入探究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打好基础。 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学情究出来。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是能在方格上把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分析 转90度,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这一单元的活动要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 单元整体2、能清楚地描述图形旋转的过程和方法。 3、能灵活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和学握新知识,获得克服困难的5.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目标 成功体验,感知学习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重点::能在方格纸画出把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感受并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拼组鱼图中的应用。 难点:能在方格纸画出把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能利用平移、对称、旋转点 等方法拼组鱼图。 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教法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指导 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课 时 安 排 建议共分2课时 第1课时 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 第2课时 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 【知识结构】 张家集镇宋营小学五年级数学导学案
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课 题 教学内容 第1课时 旋转 授课类型 新授课 学习旋转的特征(课本第83页的例题1,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知识与能力: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教学目标 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互动新授 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三、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1课时 旋转 板书设计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学反思 张家集镇宋营小学五年级数学导学案
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课 题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欣赏与设计 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教材第84页例2、3,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设计图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投影片,小黑板、课件等。 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 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 二、互动新授 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教师再次演示风车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汇报。(教师注意引导)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①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②点O的位置没有变;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④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2.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教师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