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四章 电化学分析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7:36: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四章 电化学分析法

基本要求

1.了解玻璃电极的构造,掌握玻璃电极的作用原理及特性。 2.掌握溶液的pH值的测定方法。

PHx= PHEs+

x?ES0.059

3.了解常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掌握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膜电位的表示方法

?膜=K+0.059lg(ai+aj?Kij)

Kij=

aia j 利用Kij估量某种干扰离子对测定造成的误差

ninj相对误差= K(aj)ij?

a?100

i4.掌握测定离子活度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计算溶液的离子浓度。

(1) 组成原电池

甘汞电极‖试液‖离子选择性电极 (2) 比较法测定离子浓度

阳离子:c(Ex?cs?10x?Es)s 阴离子:cx?c(Ess?10S?Ex)

s=

2.303RTnF (3) 标准加入法测定离子活度

csx?c?(10?E?1)?1

cVscs??V s?2.303RT

0nF5.掌握用二阶微商内插法测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Vaep?V?a?b?V 6.掌握永停滴定确定终点的方法。

典型例题解析

例1.当下列电池中溶液是pH=4的缓冲溶液时,电池电动势为0.209V

玻璃电极?H+

(a=x)‖SCN

当缓冲溶液由未知溶液代替时,测得电池电动势为0.312V,计算未知溶液的pH值。解:设标准pH缓冲溶液为s,待测溶液为x。则

1

pHx=pHs+

Ex?Es

0.059 =4.00+

0.312?0.209=5.75

0.059例2.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果汁中氯化物含量时,在100ml的果汁中测得电动势为-26.8mv,加入1.00mL0.500mol/L经酸化得NaCl溶液,测得电动势为-54.2mv,计算果汁中氯化物的浓度?

解:已知:Cs?0.500mol/L Vs?1.00ml Vx?100ml E1??26.8mV

E2??54.2mV

根据式Cx??CsVs ?ES(Vx?Vs)10?Vx =

1.00?0.500?3=0.00499?0.531=2.59?10mol/L ?0.02740.059(100?1.00)10?100例3.用0.1052 mol/LNaOH标准溶液电位滴定含25.00mlHCl溶液,用玻璃电极作指示

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测得如下数据: VNaOH(ml) pH 25.60 25.70 25.80 25.90 26.00 26.10 26.20 26.30 26.40 26.50 3.41 3.45 3.50 3.75 7.50 10.20 10.35 10.47 10.52 10.56 计算:(1)用二阶微商计算法确定滴定终点体积;

(2)计算HCl溶液浓度。

22

解:(1)用滴定终点附近的几组数据,求出?E/?V正负号改变前后的数值。

22pH ?pH/? V ?pH/? V V 25.70 25.80 25.90 26.00 26.10 26.20 则:

2

3.45 3.50 3.75 7.50 10.20 10.35 0.5 20 2.5 350 37.5 -105 27.0 -268.5 0.15 Vep?V?a??V a?b=25.90+0.1[

350]=25.98ml

350?(?105)(2) 0.1052?25.98=25.00CHCl CHCl?0.1052?25.98?0.1093mol/L

25.00

第五章 光学分析法

基本要求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吸光系数的物理意义,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掌握电子跃迁类型及紫外光谱中的常用术语。

3.掌握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的特征。 (1)饱和烃

*

产生???跃迁,吸收光谱在远紫外区。当烷烃分子中H原子被杂原子(N、O、S、X)

*

取代时,可以产生n??跃迁,?max向长波方向移动,且随着杂原子个数的增多,?max向长波方向移动得越多。如:CH4(125nm)、CH3I(257nm)、CH2I2(289nm)。

(2) 不饱和烃 a.孤立双键的烯烃

产生???*跃迁,?max在远紫外区(200nm附近),当分子中的H原子被助色团(如-Cl、-NR2、-OR)或烷基取代时,?max 红移,如:CH2=CH2(?max =170nm), CH2=CHCl(?max =175nm)。

b.共轭双键烯烃

???*跃迁,?max在紫外区,共轭体系越大,?max红移越大。如:乙烯(?max=175nm),己三烯(?max=258nm)癸五烯(?max=335nm)。

(3)芳香烃

当苯环上有烷基或助色团取代时,B吸收带红移;当苯环上有不饱和基团取代时,B吸收带强烈红移。

4.掌握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因素 (1)共轭体系的影响

当分子中的共轭体系延长时,???*跃迁所需的能量降低,?max红移。 (2)溶剂的影响

a. 当溶剂从非极性变为极性时,吸收曲线变得平滑,精细结构全部消失。 b.由n??*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随溶剂极性的增加,?max蓝移。 c.由???*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随溶剂极性的增加,?max红移。 5.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二、荧光分析法

3

1.掌握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荧光分光光度计

三、红外分光光度法

1.掌握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及条件。 2.理解分子的振动形式。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简谐振动

??对称伸缩伸缩振动????反对称伸缩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

?弯曲振动?面内弯曲???面外弯曲?3.掌握红外吸收峰数与振动自由度的关系。

线性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3??5 非线性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3??6

4.掌握简并、红外非活性振动、基频峰、泛频峰、特征峰、相关峰、特征区、指纹区、不饱和度等基本概念。

5. 掌握一些重要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 (1)烷烃

ass主要特征峰:?C-H3000?2850cm(s);?CH:1470?1450cm(m,s);?:?1375 cmCH33-1

-1

-1

(s)

(2)烯烃

-1-1-1

主要特征峰:?=CH:3100?3000cm(m);?=CH:1010?650cm(s) ;?C=C:1680?1600cm(w)

(3)炔烃

-1-1

主要特征峰:??C-H:?3300 cm(s) ;?C?C:2140?2100 cm;非末端的?C?C为2260?2200 -1

cm,是炔烃区别于烷、烯烃的重要标志。

(4)芳香烃

-1-1-1

主要特征峰:?=CH3100?3000cm(m);?C=C?1600 cm(m或s)及?1500 cm(m或s);

-1-1-1

?=CH910?665cm(s);?=CH1250?1000cm(w);泛频峰2000?1667cm(w或vw)。前三种特征峰是决定苯环存在的最主要吸收峰。

(5)醇、酚、醚

-1

醇、酚的主要特征峰:?OH游离羟基 3650?3590cm(s或变) 锐峰;缔合羟基

-1-1

3500?3200cm(s或m) 钝峰 ;?C-O1250?1000cm(s)。

-1

醚的主要特征峰:?C-O1270?1010cm(s)。 (6)羰基化合物

-1

酮类:主要特征峰:?C=O :?1715 cm(s,基准值)

-1

醛类:主要特征峰:?C=O :?1725 cm(s,基准值) 酰氯:主要特征峰:?C=O: ?1800cm-1(s,基准值)

-1-1-1

酸类:主要特征峰:?OH:3400?2500 cm;?C=O:1740?1680cm;?C-O:1320?1200 cm;

-1

?OH:1450?1410 cm

-1-1

酯类:主要特征峰:?C=O:?1735cm(s,基准值);?C-O-C:1300?1000cm(? s和? as)

4

搜索更多关于: 第四章 电化学分析法 的文档
第四章 电化学分析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d3op4yrea28mwx144t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