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研究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7:03: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研究报告

承担单位:古丈县幼儿园

《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是古丈县幼儿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组成员承担的湘西自治州“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该课题从开始探索到形成研究报告,历经两年多的时间。实验期间,课题组成员广泛征求幼教同行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向他们请教,同时也得到了园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按时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 行为习惯 学习行为习惯 生活卫生习惯 养成 一、研究动因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益突起的时代,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素质,良好的行为表现也成为测量和评价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依据。现有不少家长把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看作是幼儿教育的硬任务,而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行为技能的训练作为软任务,在幼儿发展中存在着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不和谐性、不同步性。不少幼儿在回答科学常识、讲述故事、加减数时做得头头是道,但一旦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件简单任务时,就显得不知所措。如果任由这一情况发展下去,幼儿行为方面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幼儿的畸形发展将不可避免,对今后的一生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从小就应该建立一种好习惯,通过教育,通过陶冶,直至我们终生不忘。

另外,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幼儿园工作的根本需要,幼儿的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出适合幼儿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

二、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幼儿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良好的习惯,为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素质是由遗传素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一个人每天按照一定的秩序做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并且逐步内化为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品质。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往往与其早期的成长经历有着密切的关联。素质是成长的积累,其形成经历着比较长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主要发生于日常生活的人际互动。在一定意义上,幼儿素质发展取决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幼儿阶段,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体验与养成。

无庸置疑,素质发展的本质规定性决定了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必须定位于素养教育。而对于处在人生发展早期的幼儿来说,素质教育的焦点必须定位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发展心理学表明,岁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敏感期,不仅容易形

1 / 10

成良好行为习惯,而且易于矫正不良行为习惯。于是,“从行为习惯入手”构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

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一个学生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因此,人格的形成与习惯的养成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调查,了解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现状,分析形成这一习惯的原因。 、通过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

、探讨在幼儿园使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探索出一条家园合作新路,使每一个家长都能重视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

并能与幼儿园实施同步教育,形成合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空间。 (二)课题研究内容

、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学习中如何更好的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调查。 、从幼儿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与培养,结合日常保教过程进行实施,寻找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与途径。

、如何将研究深入到家庭教育中,使家长掌握一定的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课题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

课题酝酿,做好确立、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好实验班级(小班、中班),课题组成员在园长王晓军的组织下成立了课题小组,明确了研究目标,确定课题组及实验班级的任务。 、课题组主要任务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组织实施 ()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 ()指导实验班级按方案进行研究

()对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及时小结,汇总研究成果 ()组织人员对实验班的研究进行评价、检测

2 / 10

、实验班级主要任务

()根据课题组制定的方案,制定本班教育计划,并仔细组织实施,保持教育行为的统一性和持续性

()及时准确地填写各类观察记录、调查表,完成教育笔记 ()积极参加研讨活动,主动探讨研究思路及方法 (二)实施阶段

、行为习惯的分类及内容确定

()分类研究

分类研究我们采用了“筛选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涉及多个方面,层面多,内容覆盖广泛。我们主要从生活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进行研究。

()内容的确定

在各类行为习惯中的内容确定方面,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将有代表性的、普遍性的习惯筛选出来,设计成测量表格,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

生活卫生习惯重点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进餐(看幼儿是否挑食,能否安静就餐,能否保洁,是否剩饭,餐后是否擦嘴漱口)、饮水(看幼儿能否使用自己的杯子,能否自己喝水,能否将杯子放回原处)、睡眠(能否脱衣能否脱衣睡眠,能否按时入睡,按时起床,能否保持正确睡姿)、入厕(能否主动入厕,是否主动遵守入厕秩序,能否正确脱提裤子)、盥洗(饭前便后是否洗手,洗手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认识自己毛巾)、整洁(看幼儿能否自己穿戴,能否自己整衣叠被,手脸脏了是否要洗)等。

文明礼貌习惯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语言(见人是否主动问好, 能否使用文明用语, 是否经常说脏话)、行为(有无推打拥挤现象,是否随地吐痰,是否抢东西随手扔东西)、举止(是否抠鼻子,是否挤眼睛,是否八字脚,是否咬指甲)、仪态(坐姿是否正确,站姿是否正确,行走姿势是否正确)、合作意识(是否喜欢交流,是否乐于助人,是否乐意分享,是否诚实,是否知道谦让,是否愿与同伴游戏)。

学习习惯重点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听(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仔细倾听);说(是否愿意表达自己的意图);读(能否安静读书,是否爱惜图书);写(画)(握笔姿势是否正确,书写时的坐姿是否正确);观察(是否愿意观察,观察后能否发现问题)思考(是否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提问(是否经常向他人提出问题);回答(是否积极回答问题,能否举手回答问题);兴趣(兴趣是否广泛);整理(学习用品能否自己整理)。

、研究人员培训

根据研究方案,对研究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

3 / 10

、前测(现状)

用书面问卷的形式对实验班级的幼儿家长进行家庭基本情况及教育观念、方法和基本内容的调查。

、以教育活动为载体,总结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阶段 ()平时的教案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①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通过幼儿一日活动及特定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渠道。细心观察幼儿活动表现,抓住活动中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引导和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写好观察记录,总结积累经验。如: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做环境保护小卫士”,“做文明礼貌的好儿童”等主题活动,有效的锻炼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了幼儿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精神,陶冶了幼儿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等高尚的道德情操。

②在校园内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孩子们在活动场上捡垃圾,拾纸屑,维护校园环境卫生。有的班级的幼儿自制了“环保袋”,并将纸袋带回家,要求家长要用“环保袋”装东西。

()方法与途径

①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现状调查。(调查法)

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目标,课题组已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来了,但因为每个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其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同,所以孩子的行为现状也有所不同,为达到培养目标所要做的工作也不相同。因此,在每种行为习惯培养训练前,都有一个幼儿行为习惯的现状调查,调查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幼儿和向家长问卷调查,在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再有所针对地进行培养。如,要了解幼儿正确进餐的情况,可以在组织幼儿吃饭时,观察幼儿的实际操作,将幼儿编上号码,按照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好记录;还可以发问卷向家长了解情况,幼儿在家是自己吃饭,还是靠家长喂,等等。

②言教法

言教法即说服教育法,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幼儿明辨是非、善恶,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言教有利于唤醒孩子对养成教育的主动性;有利于知行统一;有利于防止幼儿的盲目行为。其主要是教师通过讲解、说明、交谈、讨论,让幼儿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

③榜样法

榜样法是一种借助于榜样的形象,以正面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向幼儿施加影响,使孩子受到深刻正面教育的方法。幼儿学习榜样,大体经历了从无意识的模仿到有意识的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从把模仿当作目的

4 / 10

《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d4ga37flx5gf8x599ez10e609m8f001b9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