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版式设计》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4:51: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这种变化意味着书籍形态从原来的“卷”式向册页翻动的形式过渡,这是书籍史上的进步。 4、蝴蝶装

蝴蝶装的特征是一个印板就是一页,版心向折口靠拢且折口全部粘合起来,固定了书脊,书页像蝴蝶翅膀般展开,故称之为蝴蝶装。 5、包背装

包背装形式正好与蝴蝶装相反,其版心移向书口,将白面相对朝内折,折口朝外,然后在右打眼穿孔,捻子订系,用书衣绕背包装,因此得名包背装。此形态兴盛于明代至明中叶。 6、线装书

线装书的装订方法与包背装相似。折口朝外,书页右边打眼,其特征有四针眼、六针眼、八针眼订法,书角用锦绫包角,此法延续直至晚清。

二、传统中国书的版式 1、传统中国书的版面术语名称

传统的中国印本书籍只印纸的一面。每一印张在中央对折,成为一页的两面。书的每页上有特别的形式及线条,其名称可以有助于解释它们的性质及其功能。印张的印刷部分与木板大小相同,称为版面(见图)。版面中央折叠处称为版心。版心中央有一黑线,有粗有细,称为象鼻,以此线为准进行折页;或有上下相对的两个凹形尖角黑花,称为鱼尾,凹形的尖顶处为折页的标准。版心处可以有一细栏文字,为两页内容章节的小标题、印张页次,有时也是印本分卷的号码及题目,或本张字数及刻工姓名。宋版书

9 籍有时在版边的左上角印一长方形符号,内写卷次,称为书耳。

书页的上下边缘空白处分别称为“天头”、“地脚”。“天头”一般较宽,“地脚”一般较窄。“天头”称书眉。书的每页画成行格,行与行之间有细线区分,称为界,每页四边均有边栏,或为单线,或为双线。书的正文印在行内,为大字单行,书的注释或批语则以小字双行印在所注的句或字下,同在一行之内。每一页可划分5到10行,每行容10至30字(大字)。这种印法的基本版式以及中国传统印本书籍所用的某些版面术语名称直至近代仍沿袭使用。

书的最重要部分当然是正文,通常以不同风格的楷书字体印出。宋代的雕版刻字至少使用了最为流行的三家书体。即欧体、颜体、柳体。欧体笔力刚劲,笔画清朗。颜体笔画肥厚,笔意凝重。柳体笔意清秀,结构端正,字画平直,自成一派。一般来说,北宋刻本多效法颜氏书体,南宋多采用欧体。雕板印刷普及后,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10

2、传统中国书的版式设计特征

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是直排,从上到下、从右到左。 元刻本图《大元大一统志》的章节目录,文字信息依章节名、作者、章节内容的顺序从右往左排列;在章节内容的编排中,内容由大到小的关系通过文字上下分级别的穿插排列,将信息层次清晰的显示出来。 明刊本图《三才图绘》中的《指南车图》,标题位于书眉,页面分纵向三栏,正文占一栏,插图占三分之二栏,空间留白的插图区与排列整齐的正文区之间形成黑白的强烈对比关系,使整个页面版式极具装饰性。

11

中国传统书籍在正文编排的处理上,很早就利用竖排文字间上下穿插的层次关系来表现内容的信息级别。

书的正文印在行内,为大字单行,书的注释或批语则以小字双行印在所注的句或字下,同在一行之内。

12

搜索更多关于: 《版式设计》教案 的文档
《版式设计》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d57v60ugn9acj39qpyw5s23r4b01m00enq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