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6:03: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

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秋词》) ②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乡书何处达?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⑤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______》)

⑦曾子曰:“______: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⑧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论语》) 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小桥,o______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水性的流淌中,滋润了多少文人há

客的心胸。乘一叶piān______舟撑一枝篙,穿行在青山绿水中,默然阅读千年的历

i______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cāng______桑。古老苏州,史,一涨清水所承zà从深深亭院中飞翔而出,一鸣惊人的划过传统的清风荷塘,融入世界的科技革命的

潮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o______客 ②piān______舟 ③承zài______ ④cāng______桑 ①há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改为______改为______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3. 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活动,下列小组活动不移合主题的是哪一项?

( )

A. 第一组同学和同学分享两篇文章:朱光潜的《谈交友》和培根的《论友谊》 B. 第二组同学讲述了两个故事:《伯牙绝弦》和《割席断交》

C. 第三组同学展示了一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怜

故乡菊,应傍战场开”等

D. 第四组同学向其他同学进行了自我介绍,讲述自己的一些趣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4. 名著阅读。

(1)阅读《西游记》选段,按要求答题。

行者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A 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 B 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C 道:“哪方无火?” B 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哪方有经?”道:“西方有经。” C 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 A 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 ①选段中“行者果举扇”,请简单介绍一下行者是用什么方法得到这把假扇的? ②根据选段中人物的语言及心理,请依次写出A,B,C所指人物。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2)下面有关《西游记》《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有错误的是哪一项?______

第1页,共12页

A.《二十四孝图》中,作者回忆自己儿时就不喜欢的两个故事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B.《父亲的病》中,在父亲临终前,衍太太教我大声叫“父亲”,我为此很感激她。

C.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他敲打孙悟空后脑三下,悟空领悟到祖师的意思,半夜三更从后门进入,向菩提祖师学艺。

D.《五猖会》中的父亲是一个封建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家长。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5.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请描绘出“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所展现的画面。

(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3)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多,有的诗歌直抒胸臆,而有的诗歌则相对含蓄些,或借助于景物描写,或借助于想象间接地表达情感。下列诗句中,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完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哪一项?______ 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 6.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细菌和病毒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②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杭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③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撅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

第2页,共12页

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④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文章从哪几方面把细菌和病毒作比较?请分条概括回答。 (2)文中“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一句中,“大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 (3)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7.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丁立梅 ①没事的时候,我喜欢伏在三楼的阳台上,往下看。

②那儿,几间平房,坐西朝东,原先是某家单位做仓库用的。房很旧了,屋顶有几处破败得很,像一件破棉袄,露出里面的絮。“絮”是褐色的木片子,下雨的天,我总担心它会不会漏雨。

③房前,码着一堆的砖,不知做什么用的。砖堆上,很少有空落落的时候,上面或晒着鞋,或晾着衣物什么的。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施鞋,一双篮,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大阳。像夫与妇。

④也真的是一对夫妇住着,男的是一家公司的门卫,女的是街道清洁工。他们早出晚归,从未与我照过面,但我听见过他们的说话声,在夜晚,喁喁的,像虫鸣。我从夜晚的阳台上望下去,望见屋子里的灯光,和在灯光里走动的两个人影。世界美好得让人心里长出水草来。

⑤某天,我突然发现砖堆上空着,不见了蓝的拖鞋红的拖鞋,砖堆一下子变得异常冷清与寂寥。他们外出了?还是生病了?我有些心神不宁。重“见”他们,是在几天后的午后。我在阳台上晾衣裳,随意往楼下看了看,看到砖堆上,赫然躺着一蓝一红两双绒花鞋,在太阳下,相偎着,仿佛它们从来不曾离开过。那一刻,我的心里腾出欢喜来:感谢天!他们还都好好地在着。 ⑥卖杂粮饼的女人,每到黄昏时,会把摊子摆到我们学校门口。两块钱的杂粮饼,现在涨到三块钱了,味道很好,有时我也会去买上一个。时间久了,我们相熟了。遇到时,会微笑、点头,算作招呼。偶尔,也有简短的对话,她知道我是老师,会问一句,老师,下课了?我答应一声,问她,冷吗?她笑着回我,不冷。我们的交往,也仅仅限于此。淡淡的,像路边随便相遇到的一段寻常。 ⑦我出去开笔会,一走半个多月。回来后,正常上班,下班,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女人的摊子,还摆在学校门口,上面撑起一个大雨篷,档风的。学生们还未放学,女人便闲着,双手插在红围裙兜里,在看街景。当看到我时,女人的眼里跳出惊喜来,女人说,老师,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

⑧当下愣住,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很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凡来尘往,莫不如此。

(有改动)(1)文章写了哪两个生活场景?请简要概括。 (2)批注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即对文章精彩的词、句作出自己的点评或分析,请结合全句内容,为下列加点字词分别撰写批注。

①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拖鞋,一双蓝,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太阳。像夫..

与妇。

②当看到我时,女人的眼里跳出惊喜来,女人说,老师,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 ..(3)文章结尾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4)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的理解。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第3页,共12页

8. 作文。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存于生命印记中的“那一刻”,令我们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了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第4页,共12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普通用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d8ix9bg075dq8n1sig30fluh9boav00ui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