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大全(免费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2:46: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为加强工作环境和能源、动力系统管理,以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清洁生产和保护员工身心健康;保证生产、生活、办公系统的能源供应,在考虑对环境影响的同时合理利用能源。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中影响产品的符合性、影响员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控制和对能源(包括水、电、油、气)利用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 企管部负责厂区道路、办公和生活系统的清洁卫生、能源综合利用。

3.2 各分厂负责生产环境的监控管理、实施生产过程中能源的综合利用、负责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和安全进行管理,仓库物资贮存环境的监控管理由仓库负责。

3.3 各分厂负责对生产能源利用、能源设施及其计量仪表配置和电器设备的工艺技术选型、安装及调试运行;能源系统检测维修计划的编制;工作环境所需设施的确定等。 3.4 财务部负责公司环境、安全、能源、资材和节能项目资金投入的监控管理;节能工作的组织、实施及能源消耗的统计。 4 管理程序

4.1 环境设施的管理

4.1.1企管部和各分厂根据实现产品符合性和劳动保护的需要,确定并提供环境设施,安排厂房、车间适宜的装修;配置适宜的通风、温控和安全消防器材;设置防噪、透光、吸音措施等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4.1.2 《基础设施台帐》中应包括环境、安全设施台帐,编制并实施必要的维护保养规定;在每年的《设备检修计划》中也应包括环境、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计划并按计划对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4.2 生产环境管理

4.2.1 生产现场按物流去向分区,做到环境整洁、明亮;物品堆放有序;产品标识完整;设备清洁、完好;所用工具、量具及附件摆放正确、取放有序。

4.2.2 如有使用有毒化学物品或特殊要求工作场所应严格执行《XTL化学物质管理体系》和《仓库管理制度》防止交叉感染;保持良好通风,根据作业具体要求配备必要的劳保、安全防护用品如口罩、耳塞、墨镜、安全帽等以防止粉尘、噪声、强光辐射等。 4.2.3 各分厂编制必要的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应确保及时提供劳动保护用品,维护作业现场的清洁卫生;工艺或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21

4.2.4 仓库区域严禁烟火,设立明显的禁烟和防火标志;仓库环境要求通风、干燥、明亮、清洁,确立防护措施,货架排放整齐,过道通畅。 4.3 “6S”管理和其他

4.3.1 生产部应坚持按《6S管理手册》的要求,每周进行6S检查,填写《6S管理检查表》进行评分和考核。

4.3.2 企管部要定期组织对员工进行环保和安全教育,培养员工的环境、安全意识;厂区应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保持防火通道的畅通。

4.3.3 遵守劳动法规,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合理按时支付员工的薪酬;各部门主管如发现工作环境不利于保护产品质量与劳动安全,应及时向企管部报告,确保及时解决问题。 4.4 能源使用的控制管理

4.4.1 各分厂按《设备管理制度》维护和保养设备、设施,确保良好运转;按工艺流程的规定对车间的能耗装置和设备运行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4.4.2 对水、电、油、气、有机溶剂等能源使用,按照生产、生活需求,遵循节能原则,分别由各分厂对生产用能源进行管理,企管部对办公和生活用能源进行管理。

4.4.3 设备维修人员要严格按动力、电器、设备维护等专业规定,对公司范围内的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修和保养并填写相关记录;需要检修而停止能源供应时应与各相关部门联系做出安排,以免影响生产、生活。

4.4.4 临时能源管线必须经检查合格方可使用,以免发生事故;电器运转操作按有关规章制度及标准执行,非专业人员不得进行电器操作。一旦出现异常事故执行《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4.5 能源消耗的计量、统计管理

4.5.1 财务部每月都应统计各部门管辖范围内的能源消耗量,并记录《公司月产值与能耗对照一览表》进行监控。

4.5.2 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各分厂、企管部和财务部对各项能耗记录进行分析,掌握并预测能耗情况,为公司制定年度能源消耗计划和进一步的节能措施提供依据。 4.6 节能措施

4.6.1 财务部会同各分厂、企管部主管人员根据生产和办公实际情况共同制定节能降耗措施。根据设备运行、能耗情况,对比同行业、同类工艺和设备的先进性,编制公司节能降耗措施,报总经理审定。

4.6.2 在班组和员工中鼓励开展有利于改进操作工艺和提高效率的节能合理化建议,并组织力量对节能降耗建议进行分析评价,尽力实施。

22

5 相关文件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XTL化学物质管理体系》 《设备管理制度》 《6S管理手册》 6 记录

《公司月产值与能耗对照一览表》 《6S管理检查表》 《设备检修计划》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基础设施台帐》

QEM-Ⅱ-08 管 理 评 审 控 制 程 序 1. 目的

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QEM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保证能力、环境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和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满意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最高管理者对本公司QEM体系的综合管理评审。 3. 职责

3.1 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审批评审报告。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QEM体系运行情况,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落实、组织协调、提出改进建议和组织编写管理评审报告。

3.3.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准备并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资料;提出本部门的改进建

23

议;负责落实评审中提出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和改进措施的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管理评审策划

4.1.1 评审方式:由总经理主持会议,首先听取各职能部门对本部门质量/环境管理工作的报告;然后由管理者代表报告自上一次管理评审以来,本公司QEM体系运行情况并提供评审资料;进而展开评审,检讨问题、检查工作、研究改进方案,经分析作出恰当的评估。 4.1.2评审频次:原则规定每年进行一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但当连续出现重大质量/环境或环境有害物质控制管理事故、组织机构、法律法规、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必要时,总经理可及时组织新的评审。 4.1.3 评审范围

管理评审的内容应包括:

1) QEM内、外部审核的审核报告;

2) QEM方针、目标(指标、方案)的适宜性及其实施情况。 3)重大质量/环境/或HSF事故的处理;

4)相关方关注的问题及反馈的重要信息(包括投诉、满意度和有益的建议等)和相关方投诉的处理;

5)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和改进措施实施情况;

6)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趋势;环境绩效及其发展趋势; 7)QEM体系各项活动所需配备的资源是否适宜; 8)体系的要素及相应文件是否有修正的需要; 9)对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4.2 评审准备

4.2.1 每次管理评审都应在一周前由管理者代表制定评审工作计划,提出时间安排、评审的输入、对出席评审人员的要求和评审资料、文件的准备、并以《会议通知》发出。 4.2.2 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应针对各项管理评审的内容,就其职责收集相关资料,并事先提出书面报告交管理者代表备案。 4.3 管理评审输入

4.3.1 检查上一次管理评审报告的执行情况和持续改进措施实施效果。 4.3.2 QEM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执行效果的审查。

4.3.3 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方QEM体系审核的结果和纠正措施的实施验证状况。 4.3.4 重大质量/环境/HSF事故,顾客和相关方信息反馈(包括投诉、抱怨、退货、要求、

24

建议、表扬等)的对策实施情况。

4.3.5 QEM体系运行、过程绩效及产品符合性、治理方案有效性的审查情况。

4.3.6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度的调查报告、问题对策审查以及供方能力、业绩状况分析报告。

4.3.7 设备设施状况审核、人力资源和培训效果的考核。

4.3.8 由于受外部新技术、新设备、研发新成果、新理念、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影响及财务状况、环境条件、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变化,可能给自身QEM体系适应性带来的影响。 4.3.9 新形势下持续改进行动的需求或机会。

4.3.10 本次评审活动的动议、对策和改进措施的研究。 4.4 管理评审会议的展开

4.4.1 总经理主持评审会议,并负责审查和在经过充分审议后作出最后决策。

4.4.2 会议的首项议程由各部门职能主管人员就其质量/环境管理职责和一年来的工作业绩及存在问题依据评审输入的要求提出报告。

4.4.3 随后由管理者代表报告自上一次管理评审以来公司QEM体系运作情况和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执行概况的工作报告。

4.4.4 对各项工作报告展开审议,并按审议结果由管理者代表提出书面的管理评审输出,包括改进方案和建议。总经理对涉及的评审内容做出结论。 4.5 管理评审输出

4.5.1 对现有QEM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成果作出评价,必要时作出修改。 4.5.2 对现有QEM体系及其过程(包括产品性能、制造过程、检测、储运和治理方案等)的改进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4.5.3 提出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对现有产品符合QEM的要求的评价。

4.5.4 针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考虑自身资源的适应性。不但考虑当前的资源需求,还要考虑未来的需求。 4.6 管理评审报告

4.6.1 管理评审会议的活动内容必须记录和总结并形成《管理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其内容包括:评审目的、评审日期、时间、参加评审的人员及其职务、评审内容和决议及决议的跟踪事宜等,本报告在一周内完成。

4.6.2 对管理评审中提出的不合格项、和改进对策应形成《纠正预防措施单》,由管理者代表负责跟踪验证并确认其有效性。记录应作为下一次评审的输入进行有效控制。

25

搜索更多关于: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大全(免费版) 的文档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大全(免费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dbcj09h3p797950l83e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