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美的完满体现——希腊古代雕塑
迈锡尼工艺雕塑
迈锡尼城位于希腊半岛南端的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东部。发生于这个地区的文化因迈锡尼城而得名,史称“迈锡尼文化”,成为克里特文化之后的又一重要文化。
在荷马史诗的记载中,荷马常用“多金的”这个词来形容迈锡尼。其实它并不盛产黄金,但是金银工艺制品相当发达,这是由于迈锡尼人同产金国,尤其是埃及人直接贸易所形成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面具、金酒器等。当今考古发现除狮门有装饰雕刻外,雕塑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金银工艺制品上。
动物雕塑在酒器工艺中被广泛运用。《狮头酒杯》是用金箔敲打而成的,形象以写实为基调,着力于装饰雕琢,简练概括,呈现狮子的基本形象特征。最有趣的是有双把手的高脚《鸽子酒杯》,造型不一般,这种形状的酒杯在史诗《伊利亚特》中曾有过描写:“旁边放着一个酒杯,是老人从家乡带来的。它镶嵌着金钉,杯的提耳一共有四只,每个提耳上面站着一对黄金鸽子,好像正在啄饮;提耳下面有两条长柄支持。”这是真实的记录,“史诗”确有史实根据。
金面具是丧葬品,模仿死者的面容制成,一般是罩在身分高贵的死者的脸上,这些面具实际上就是氏族部落首领的遗像。所以每个面具的面型都有特点:有的浓眉大眼,有的淡眉微现,有的嘴唇紧闭。迈锡尼的这种为死者罩面具的风俗,古埃及人早已沿用,且有明显的宗教含义:为死者留下一个不朽的面容,以便死者的灵魂飘荡四方以后还能找到自己的归宿。迈锡尼人制作面具是否也具有这宗教意思,至今尚无史料证明。
爱琴海艺术从地理环境上看起来似乎前接埃及艺术,后带希腊艺术,但是它决不是埃及艺术和希腊艺术的中间媒介。爱琴海地区的雕塑艺术具有民族的、地方的特征,这种个性特征既表现在艺术形式构成上,也表现在审美意识上。爱琴海艺术形象给人们的视觉感受不像埃及那样地对神灵和法老的崇拜,更多的是对神灵和王者的无视。他们的艺术直接同人类自身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艺术形式比起古埃及来更为轻松自然,具有和谐的节奏感和波动律。
克里特历经盛衰,特洛伊战争使特洛伊毁灭,迈锡尼衰落,一帮野蛮的游牧民族阿提卡人南下,一代古老文明便在铁蹄下变为一片废墟。但就在这文明的废墟上滋生出了古希腊文明。
希腊雕刻艺术
由于北方蛮族南下毁灭了克里特和迈锡尼的文明,希腊人被迫重新创造自己的文明。希腊文明主
要表现在希腊神话、建筑和雕刻上。
希腊雕刻分4个时期,即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8世纪),因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而得名;古风时期(公元前750年—6世纪末),因这时期的雕刻艺术呈古朴稚拙的风格而得名;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下半期—334年),指希波战争结束至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东侵;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4年—30年),指罗马灭亡埃及托勒密王朝这一历史时期。
荷马时期·希腊神话
荷马时期的开始,是以多利亚人从希腊半岛北半部南下为标志的,约在公元前12世纪末到11世纪。这个时期是氏族部落社会,已进入铁器时代,它改变了荷马时期的社会面貌:产生了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进入奴隶社会,这时期政治上盛行原始民主制。到荷马时期末已由部落的管理机构开始向国家统治机关过渡。
由于多利亚人的南下,克里特和迈锡尼文化遭到毁灭,希腊文化必须从头开始。
从公元前12世纪到前8世纪的近四百年时间里,遗存的艺术史料甚少。由于荷马史诗在这一阶段汇集而成,并且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精神面貌,所以史称“荷马时代”。荷马史诗是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为古希腊著名盲诗人荷马所作。这两部史诗是希腊初期文明的百科全书,正如柏拉图所说,“荷马培养了整个希腊”。换句话说,不了解荷马史诗也就无法理解希腊文明。这又必然涉及到希腊神话,因此又可以说,如果不了解希腊神话就无法鉴赏希腊雕刻艺术。马克思曾说过,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荷马时代正是希腊神话的形成时期,略知一些希腊神话,对于探讨、鉴赏希腊、罗马乃至后来的文艺复兴美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腊神自成神系,称“奥林匹斯神系”,前后两辈。在未有宇宙之前只有混沌神——卡俄斯。卡俄斯生下大地女神该亚、地深处神塔耳塔洛斯、爱神厄洛斯、黑夜男神厄瑞波斯、黑夜女神尼克斯。两个黑夜神又生下了太空神埃忒耳、白昼女神赫墨拉、死神塔那托斯、睡眠神许普诺斯。大地女神该亚生天父乌剌诺斯,天父又与母结合生六男六女:女儿称提坦女神,男孩称提坦神。天父担心儿女夺权,便将提坦诸神囚禁于塔耳塔洛斯。该亚怂恿最小的儿子克洛诺斯起来反对父亲,受伤的父亲的血滴在地上生出复仇女神厄里尼厄斯和巨神吉伽斯,这就是前辈神族。
克洛诺斯夺了父王之权与妹妹瑞亚结合生了六男六女,最小的叫宙斯。宙斯后来取代父亲主宰世界,又与兄姐及子女组成新的神系家族,生活在希腊人敬奉的圣山奥林匹斯山。人们在艺术品中常见到的诸神主要都是这个神系及他们繁衍的后代。众神之父宙斯罗马名朱彼特,统治天国、人间,掌管雷电,又称天神;天后赫拉,又叫朱诺,掌管乌云、风暴、闪电和雷霆,称天空之神。宙斯的姐姐迪弥
特,又叫赛来斯,是农业收获之神。宙斯的哥哥一个叫哈得斯,统治着地狱和冥国,另一个叫波赛冬,掌管海洋,又叫海神。宙斯和勒托生的儿子阿波罗是太阳神,女儿阿特米斯,又叫狄安娜,是狩猎和月亮女神;宙斯和天后朱诺生的两个儿子,一个叫阿瑞斯,又叫马尔斯,主管战争,称战神;另一个叫赫淮斯托斯,又叫瓦尔冈,是火神和工匠之神。宙斯和山岳神女迈亚生的儿子赫尔墨斯,又叫墨丘利,是众神使者和宙斯特使。宙斯与大海神女狄俄涅生的女儿叫阿芙罗狄特,又叫维纳斯,也有人说维纳斯是从海的浪花中诞生的,她是爱和美的女神。从神族家谱来看,希腊神话显然是原始社会群婚制的产物。各种神职是人对自然现象不理解,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企图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从而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这正如恩格斯所说的:“由于自然力被人格化,最初的神产生了。”
古风时期的雕刻
公元前8世纪到6世纪,希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落首领的权力完全消失,原始公社瓦解,奴隶制度在希腊形成,开始建立了奴隶制的城邦国家。由于陆地贫瘠,城邦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海上扩张和殖民统治。这两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希腊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很快成为地中海世界的一支强大的力量。
在荷马时期,雕刻艺术仅是一些小雕像。真正古希腊雕刻史的首页应从古风时期开始。因为古希腊雕刻中最突出的人体雕刻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的。
法国美术史家丹纳曾说:希腊人表现人体还有一种全民性的艺术,更适合风俗习惯与民族精神的艺术,或许也是更普遍更完美的艺术,这就是雕塑。人体雕刻艺术是古希腊雕刻艺术之冠。 人们从保存下来的属于古风时期的男女人像雕刻中,可以窥见人类幼年时代的文明成就。古风时期的男子人像雕刻主要是青年全身裸体立像,希腊人称为“库罗斯”(意为“小伙子”)。这些雕像在人体比例和肌肉质感方面都接近真实的人体,面部表情开始生动起来,现出笑容。不管何种身份和职业的人物都用这种微笑表现,成为当时统一的时代风格,后人称之为“古风式微笑”。
希腊过渡时期雕刻
在希腊艺术发展进程中,由古风发展到古典时期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指公元前5世纪前半期。在这段时期里希腊经历了一场反抗波斯入侵的著名的希波战争。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就在这个时期。 希波战争对古希腊具有深刻影响,严酷的战斗培养了希腊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奋发图强的精神,产生了伟大的悲剧艺术。在雕刻艺术中出现了战斗,歌颂英雄业绩的主题,无论是表现神话还是现实题材都与古风时代作品不同,与“古风式微笑”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具有时代精神的严谨风格:从静态
的姿式转向力求表现运动甚至激烈动作;从过去只表现人物的正面发展到表现人物的多种方面。雕刻的技巧更加熟练,逐渐形成一种比例匀称、结构准确、形体明晰的“团块”体系。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驾车人》、《波赛东》、《鲁多维奇宝座浮雕》和《里切亚青铜雕像》等。
希腊古典时期的雕刻艺术
历时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最终以希腊的胜利而告结束。在希波战争中,雅典是希腊各城邦的盟主,城市虽然遭到战争的破坏,但是战争胜利而缴获的大量财富,又使希腊的经济繁荣起来。作为城邦盟主的雅典,对外以霸主身份发展自己的势力,对内实行民主政治,给人民以更多的富足与自由,从而使雅典成为当时欧洲最美丽繁荣的城市,也使雅典自公元前5世纪中叶进入了“伯里克利斯的繁荣新时代”。
伯里克利斯是位精明能干的政治家,他关心贫苦平民甚于贵族,曾立法不准鞭打奴隶。他还是积极提倡文化艺术的统治者,把雅典建成了全希腊的艺术和教育中心。他说过,“我们没有忘记使疲劳的精神获得休息,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优雅的”,“我们是爱美的人”。希腊的哲学家和艺术家常常是他的座上客。古典盛期的伟大雕刻家菲狄亚斯就是他的好朋友。由于贤明的伯里克利斯的关怀和提倡,希腊艺术进入最繁荣的时期。
古希腊雕刻进入古典时期后出现了新的繁荣,雕刻家们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突破古风程式,试图在人体直立的基础上将人体的重心移至一足,使另一足自然地表现出一些动态,以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各种运动感。这是古代艺术家美学观的新发展,意味着雕刻家对人与人体美的认识的提高。这时期创造的作品更接近现实的完美人体。
菲狄亚斯 (公元前5世纪初—431年)
古代希腊艺术可以用一个人的名字来象征,那就是菲狄亚斯。他是雅典著名的民主派执政官伯里克利斯的战友和艺术总顾问,他的艺术创造体现了古典盛期的最高成就。
关于菲狄亚斯的生平,人们只知道他生于公元前5世纪初,于公元前431年去世。菲狄亚斯曾经在希腊各地从事艺术创作活动,在20来岁时就已蜚声艺坛。他的主要创作生涯是在故乡雅典度过的,他一生最辉煌的业绩是在他领导下重建了雅典卫城,完成了众多的雕刻装饰杰作。
整个雅典卫城的建筑雕塑艺术,尤其是巴特农神庙上的装饰雕塑,体现了希腊古典盛期的雕塑成就,它标志着希腊古典雕塑的高峰。罗马帝国时期的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说过:“它们好像年年常
春的神物,能够摆脱岁月的折磨;在它们的结构之中,似乎蕴藏着某种永生的活力和不死的精神哩!” 古代学者认为菲狄亚斯的艺术风格是姿态宁静而高贵,表情肃穆而温雅。对此,后人称为“神明的静穆”。菲狄亚斯塑造的奥林匹亚的宙斯之美不仅使传统的观念益增光辉,而且同神妙的自然也相宜不悖,这正是他崇高艺术的精华。菲狄亚斯胜过一切希腊雕刻家而为后代人怀念和赞美的,正是他身上体现的希腊艺术的精髓:忠实于自然,同时善于净化自然;模仿自然,同时又善于在模仿中驰骋想像力,表现理想。菲狄亚斯正是理想化的巨擘,在他的生前死后,古典风格的特性一直支配着希腊雕塑艺术。
伯利克里托斯 (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伯利克里托斯是与菲狄亚斯同时代的阿戈斯地方的雕塑家,他自成一派,故称他为阿戈斯派雕塑家。人们只知道他最擅长表现青年运动员的形象,所使用材料都是青铜,现在看到的是大理石复制品。 为了创造美,希腊人发现了比例,而发现人体比例的希腊人首先就是伯利克里托斯。他认为人体的比例要依靠“数”的关系。人体最理想的比例是头与全身的比例为7∶1。伯利克里托斯对人体比例结构的探索,实际上是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出现的一种程式化现象。他受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美”体现在合理的或理想的数量关系之中的观点的影响,曾著有《法则》一书,专门论述人体比例。 体现伯利克里托斯理论的雕像是《持矛者》和《束发运动员》,这两位裸体青年男子雕像是完全依人体比例为7∶1的法则创造的。他们体格壮健,肌肉发达,雕像还从力学上探索和解决了人体重心和各种动态之间的关系:人体的重心都落在右脚上,左脚因此获得了解放,为适应人体重心的平衡,人体各部分的动作与肌肉也随之作了相应的塑造,表现出力量的美。
普拉克西特列斯
战争给希腊带来极大的破坏,国家再无财力兴建神庙和装饰。大型装饰雕刻逐渐减少,单独的圆雕开始增多;敬神的雕像少了,安慰人们不安心灵的和平女神、爱神、酒神多了。形象的神性也更少,而更多地充满世俗性和人情味。以前那种崇高的英雄气概和雄健有力的艺术风格,逐渐被追求个性和温柔秀美的艺术风格所替代,雕塑的制作技巧更加完善成熟,形式美的创造更受到雕刻家的重视。这个时期最杰出的雕刻家是普拉克西特列斯、斯柯帕斯和利西普斯。
人们只知道普拉克西特列斯是雅典人,早年跟随雅典雕塑家克菲索陀妥斯学习雕塑,承继了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