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六师附小教学质量管理细则草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7:00: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六师附小教学质量管理细则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保证。建立并规范落实教学常规是稳定教学秩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为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学校依据办学理念,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作为教学管理目标,提出了“集慧式备课、有效性课堂、差异性作业、个别化辅导和多元化评价”的精细化教学管理流程要求。 一、建立四级教学质量管理网络

教师、学科组(含教研组)、年级组、质量监控组构成了“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生命链。 1、结构框架:

2、职责与任务: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以减负增效为目的的教学工作任务,通过有效落实教学基本规范、积极参与学科团队建设及主动参与“四课”教学实践和研究,提升理念、变革教与学方式,实施有效教学。 学科组(含教研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教学管理基本单位、学科质量的责任人,承担着从纵向上分析学科教学质量数据,制定学科发展计划,组织教师规范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并加以检查和反馈,积极开展基于问题的校本研修,计划与实施每学期第一学期互观课的课堂实践与研究,引领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团队争优创优,努力成为学校优秀学科教师群体。

年级课程领导小组由年级主任领导下的三位语数英教研组长和一位班主任代表组成,全面负责年级课程教学质量,关注年级学生的全面发展,承担着统筹协调本年级的课程实施,指导、敦促教研组正常开展各项教学与研究活动,年级课程实施过程中每周一节的常态课和规范落实教学常规的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以及三类学生(特长生、学困生、心理生)的培养、跟踪和调研。

学校质量监控组是学校质量的护航人,由学校行政和教学骨干组成,承担着学校课程计划的落实与管理,组织校本培训,开展教师专业培训和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干预校本研修,引导各教研组创造性自主开展有效校本教研。监管教学质量,组织每学期3-5节的行政调研课、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考核课的教学评价、“三类课程”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学业水平测试以及每学期召开至少1次的教学工作和专题工作会议。

二、教学流程管理的规范与要求

(一)集慧式备课----“三定”,即定要求、定模块、定方式

集慧式备课,要求教师在教研组“集慧式”的专业引领下,明确教学知识点、能力点和拓展点,做到课前的精心预设。

1、定要求:教师备课要“三备三结合”,既要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还要结合教学目标、结合个人改进点、结合教学设计模块。加强学情分析,注重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能力和学习需求;强调课时学习目标的细化,注重将课时目标分解落实到这每一项学习任务中去,每一项学习任务都要有相对应的学习目标;加强学习资源的架构,多从学生考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丰富的、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资源。

2、定模块:备课方案须包含以下要素“学情分析、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教学改进点、过程导学和学习评价”等。

3、定方式:教师通过每周一次教研组集慧式备课和每学期二次全校性的备课培训活动,分析教材、研究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分享教学资源,在集体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形成有个性特色的教学设计。

(二)有效性课堂---“四课”即互观课、调研课、考核课、展示课

有效性课堂,要求教师聚焦课堂、研究课堂、优化课堂,做到制定适切的教

学目标、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实施生动、开放、有效的高质量课堂。

1、每学年第一学期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的“互观课”。

1)目的:以互观课为载体,开展听评课教学研讨,提升教研活动效能。 2)要求:

①研究主题:以适切的教学目标制定与有效落实

②研究模式: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多轮次课堂跟进,并组织校际互观课活动推进会

③二个百分百:教师互观课参与率100%,100%的互观课经由集体评议,并提出改进意见。

3)流程:

①动员务虚,明确目的与要求---各教研组暑期制定活动计划和研究主题---各教研组按计划落实—组织学校层面的教学研讨活动。

②课前,教研组采用集慧式备课,集体确定“教学目标和基本框架”,个人再按照“三备三结合”备课要求进行个人备课。教研组组织集体说课活动。课中,全员参与课堂实践和围绕跟进点的课堂观察与分析。课后,全员参与活动交流并撰写教学案例。

③以教师参与活动次数和积极性作为学期考核教学实践分数的依据。 2、每学年第二学期面向全体教师的“考核课”。(50周岁以下教师) 1)目的:以考核课为抓手,推动教师课堂教学改进,提高教学有效性。 2)要求:

①说课:任务、学情与目标分析到位;教学过程、形式与目标设计一致;个人改进点与措施凸现。

②备课:结构完整,符合“三备三结合”设计模板要求;体现“三备三结合”思想。

③上课:有效课堂,能将“三备三结合”思想落实于课堂实际。教师专业素养、目标制定与落实达成度高。

④案例:结合个人课堂改进与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分析与反思教学。 ⑥新一轮教学改进计划: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3)流程:

①教研组按教学进度,确立课题。

②教师提前3天将说课和教案各四份交评估组组长。

③课前,评估组成员了解教学内容和设计思路。课中,撰写听课评价表。课后,对教师做课堂反馈,并协商制定改进点。

④教师按课堂反馈,在一周内完成教学案例和教学改进计划,上交评估组,并将所有考核课资料上传个人工作室。

⑤评估组在二周内完成各项数据汇总、专业意见会诊单以及学科报告,并将所有过程资料上交。 3、周五行政“调研课”

1)目的:掌握教学第一手教学信息,及时发现问题,指导面上工作。 2)要求:

①由教研组集体智慧下产生的一节准备课。

②能反映教师在不同课型下个人教学研究和改进的成效。 3)流程

①周二告知调研教师和相关教研组长。

②带着调研目的,行政和组内教师深入课堂集中观课。

③课后,采用对话形式:教师谈设计思路、课堂效果和教后反思;教研组长谈教研组工作的现状和发展中的困惑;行政再阐述课堂观察结果,肯定教师亮点,提出改进意见。

4、每学年一次面向全体教师的“展示课”

1)目的:以骨干教师或带有研究主题的展示课为平台,一方面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推进课堂教学研究力度。

2)要求:

①教学相长,全员参与听评课活动,学习他人教学经验。 ②经验分享,积极参与课堂开放,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3)流程:

①听课前,学习事先提供的教学设计了解教学任务和目标,设计课堂观察点(个人改进点、开课老师的研究点);

②听课中,认真观察和笔记、仔细分析预设与目标达成度,完成课堂观察记录表(你的课堂观察点、典型细节及分析、简单反思及建议);

③听课后,当堂上交课堂观察记录表,并在学科组内的评课议课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三)差异性作业--- “二控”、“二鼓励”、“二加强”

差异性作业,要求教师加强练习设计研究,提高练习设计与教学目标的匹配

搜索更多关于: 六师附小教学质量管理细则草案 的文档
六师附小教学质量管理细则草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depo5ebdz6h1tx45d7638ccg96n4k0070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