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力行业内部控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5:42: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也称为“应报告情形”。 (3)一般缺陷

不构成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应认定为一般缺陷。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针对除财务报告目标之外的其他目标的内部控制。这些目标一般包括战略目标、资产安全、经营目标、合规目标等。非财务报告评价应当作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重点。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参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合理确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定量和定性认定标准。其中:定量标准,既可以根据缺陷造成直接财产损失的绝对金额制定,也可以根据缺陷的直接损失占本企业资产、销售收入或利润等的比率确定;定性标准,可以根据缺陷潜在负面影响的性质、范围等因素确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一经确定,必须在不同评价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定性参考标准:

以下迹象通常表明非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影响:

企业决策程序不科学,如决策失误,导致并购不成功;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发生重大舆情事件,严重影响企业声誉;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制度系统性失效;一类设备缺陷:指严重威胁主设备安全运行及人身安全,或已造成电力出力降低和影响对外输送电力的重大缺陷;发生对定期报告披露造成负面影响的事项;未按规定执行“三重一大”(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审批及执行流程。 为避免企业操纵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一经确定,必须在不同评价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需要强调的是,在内部控制的非财务报告目标中,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往往受到企业不可控的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只能合理保证董事会和管理层了解这些目标的实现程度。因而,在认定针对这些控制目标的内部控制缺陷时,我们不能只考虑最终的结果,而主要应该考虑企业制定战略、开展经营活动的机制和程序是否符合内部控制要求,以及不适当的机制和程序对企业战略及经营目标实现可能造成的影响。 三、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程序

进行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程序主要包括缺陷识别、严重程度评估、初步沟通和最终认定四个环节。 1.缺陷识别

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可以采用个别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穿行测试法、抽样法、实地查验法、文档(凭证、记录)查看法、比较分析法、专题讨论法、重新执行法等手段进行测试,识别内部控制的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2.严重程度评估

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在评估缺陷对控制目标偏离的影响程度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与财务的关联性。

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主要会计科目/附注的关联性,如果缺陷不直接影响财务报告,除非是极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否则不应当认定为重大缺陷。 (2)重要性。

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直接相关时,应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偏离目标的影响程度(比如收入、成本、资产等重要性水平),若超过重要性水平则为重大缺陷,否则不应当被认定为重大缺陷。

(3)缺陷的组合效果。

评价人员应当评价其识别的各项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以确定这些缺陷组合起来的影响,是否构成重大或重要缺陷。 (4)补偿性措施的考虑。

在确定一项内部控制缺陷或多项内部控制缺陷的组合是否构成重大缺陷时,评价人员应当评价补偿性措施的影响。对已经确认的可能导致财务报告重大错报的内部控制缺陷(或缺陷汇总),企业应当评估是否存在补偿性控制,以及该补偿性控制是否按照一定的精确度有效执行,从而降低了该内部控制缺陷或缺陷汇总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可能性和/或重要性。为了得出补偿性控制有效执行的结论,企业应当首先分析该补偿性控制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精确性。其次,企业应对补偿性控制开展必要的测试验证工作,获取并记录补偿性控制执行有效的证据。 3.初步沟通

内部控制评价机构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持续改进情况,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提出认定意见(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缺陷,一般还应当反映缺陷对财务报告的具体影响),并以适当的形式与企业相关管理层进行初步沟通。 4.最终认定

内部控制评价机构根据初步沟通结果以及企业缺陷评价标准判断缺陷的严重程度,并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形式与企业董事会及各级管理层沟通。 四、 内部控制缺陷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应当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持续改进情况,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提出认定意见(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缺陷,一般还应当反映缺陷对财务报告的具体影响),并以适当的形式向董事会及各级管理层报告。

企业对于认定的重大缺陷,应当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切实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并追究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的责任。

内部控制缺陷报告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可以单独报告,也可以作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应定期(至少每年)报告,重大缺陷应立即报告。对于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及整改方案,应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经理层报告并审定。如果出现不适合向经理层报告的情形,例如存在与管理层舞弊相关的内部控制缺陷,或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情形,应当直接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对于一般缺陷,可以与企业经理层报告,并视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

搜索更多关于: 电力行业内部控制 的文档
电力行业内部控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dkjx1tnc44oweh0q68m0sr9z0p01l00o12_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