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对于额定电压1~3 kV中,只需对额定电压1.8/3(3.6kV)电缆做冲击电压试验;试验电压峰值为40kV。对于额定电压3.6/6(7.2)kV无绝缘屏蔽的电缆;其试验电压峰值为60kV。而对于没有分相屏蔽的多芯电缆,每次冲击电压应依次施加在每相导体与地之间,其它导体连接在一起并接地。
图2雷电冲击电压波形 图3操作冲击电压波形
T1?1.67T T'?0.T31?0.T 5 5.试验注意事项:
(1)冲击电压发生器应有快速的过电流保护装置,以保证试样击穿或试样端部或终端头沿其表面闪络放电或内部击穿时能迅速切断试验电压。
(2)试验区周围应有金属接地栅栏,进出口连锁装、信号指使灯和“高压危险”等警告牌等安全措施。
(3)试验区地坪应有接地极和与其连成一整体的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应小于0.5Ω。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测量系统和试样的接地端及穿芯加热变压器的接地端均应与地网可靠连接。
(4)冲击电压发生器测量系统和试样的高压端与周围接地体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防止产生空气放电。
(5)为防止试验过程中对地放电或击穿所产生的暂态高压损及电源系统,一般要求在冲击电压试验区域内的所有供电电源均由独立的绝缘隔离变压器供电。
1.4.9 半导电屏蔽电阻率的测量
本试验适用于6~35kV有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电缆的检测。 挤包的导体和绝缘半导电屏蔽电阻率,应从电缆绝缘线芯上取下的试样上进行测量,绝缘线芯应分别取自刚制造好的电缆样品和按成品加热段的附加老化试验规定的材料相容性试验方法进行过老化处理的电缆样品。 1.试验步骤:
13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1)试片的两端装上电流电极,放在绝缘板上,并用加热箱在70±3℃
的温度下加热2h。
(2) 加热后,将试片,电流极和绝缘板原样取出,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条件下放置16h。
(3) 放上电位电极,电极同试片接触的刀口应垂直于电流流动方向,任何一端电位电极与电流电极之间距离应不小于20mm。
(4) 接通电流,在充电1min后读取电流和电压读数。
(5) 同一试片应重复测量两次,每次测量前应平行地略微移动电位电极的安放位置,以便尽可能均衡的测出分布在电流极之间的试片上的电压,经移动后的电极应保持之间距离不大于20mm。
测量时应在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2℃ 范围内进行测量。 2.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计算:
体积电阻率ρ(用 Ω·m 表示)按下式计算: (1) 导体屏蔽
?c?式中:ρc—体积电阻率,Ω·m; Rc —测量电阻率,Ω; Lc —电位电极间距离;m; Dc—导体屏蔽外径,m; Tc —导体屏蔽平均厚度,m。 2)绝缘屏蔽
?i?式中:ρi—体积电阻率,Ω·m; Ri—测量电阻率,Ω; Li —电位电极间距离,m;
Di—导体屏蔽外径,m; Ti—导体屏蔽平均厚度,m。
每个试样的体积电阻率:?V?U?A (1-4-9) I?LRi??(Di?Ti)?Ti (1-4-8)
2LiRc??(Dc?Tc)?Tc (1-4-7)
2Lc 式中,ρv—试样的体积电阻率,Ω·cm; U—电压读数的平均值,V;
14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I—电流读数的平均值,A; A—试样的截面积,cm2;
L—同试片接触的两个电位电极之间的距离。 在老化前和老化后,电阻率应不超过下列数值:
导体屏蔽:1000 Ω·m; 绝缘屏蔽:500 Ω·m。
1.5.0试验顺序
1.额定电压1~3kV及3.6/6(7.2)kV无绝缘屏蔽塑力缆电气型式试验的试验顺序如下:
(1) 环境温度下的绝缘电阻测量;
(2)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下绝缘电阻测量; (3) 4 h 电压试验;
(4) 额定电压 1.8/3(3.6) kV及1~3kV及3.6/6(7.2)kV无绝缘屏蔽电缆应进行冲击电压试验,试验应在另外(10~15)m长的成品电缆试样上进行。
2.额定电压6~35kV有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电缆电气型式试验的试验顺序如下:
试验的正常顺序应是: (1) 局部放电试验;
(2) 弯曲试验及随后的局部放电试验; (3) tanδ测量;
(4) 加热循环试验及随后的局部放电试验; (5) 冲击电压试验及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 (6) 4 h电压试验。 特殊规定:
tanδ测量在没有按规定的正常试验顺序作过试验的另一个试样进行。额定电压低于 6/10(12) kV 的电缆,不需要进行 tanδ 测量。试验项目 6)可取一个新的试样进行,但该试样应预先进行过中的 2)项和 4)项规定的试验。
1.5.1 非电气型式试验
35kV及以下塑力缆试验项目见附录表3,其中第21、22个试验为6~
15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特有的实验项目。
第2章例行试验与抽样试验35kV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