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
九江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 语文试题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晕眩(yūn) 帐篷 咄咄逼人(zhuō) 随声附合 ..B.分歧(qí) 缥缈 人声鼎沸(dǐn) 花枝招展 ..C.菡萏(hàn) 禁锢 畏罪潜逃(qián) 截然不同 ..D.怂恿(sóng) 镶嵌 大相径庭(xiāng) 见议思迁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鸟在天,鱼在水,树在大地,日光普照,万物各得其所,这才是正常的世界。 B.如果一个人做事情总是不求甚解,他就永远享受不到成功后的欢乐。 .....C.一大早老师就给我们带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李新获得了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
D.这篇关于探索宇宙奥秘的文章不容易懂,我得精益求精地看。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作为九江市中学生地方文化读本,《悦读九江》精选了历代名家写九江的名篇佳作。
C.从底部杂乱的岩石到顶部草皮的边缘,只有大约60英尺左右。
D.为增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学校联合市消防支队组织开展了火灾消防。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衬上红墙、黄瓦,给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 ②在公园里,在马路旁,在草坪里,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 ③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了一团团的红雾。
④细碎的綠叶密密地搭了一座座的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辫。 A②④③① B.③①④② 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 5. 下列选项中改句和原句相比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2分) A.原句: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改句: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 B.原句:大家都承认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的。 改句:谁也不能否认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的。
C.原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 改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就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 D.原句:这只鸟的恶作剧把我吓了一大跳 改句:我被这只鸟的恶作剧吓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1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9题。(10分) 【甲】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杞人优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金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她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6.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家/无井而出溉汲 B. 闻之于/宋君
C. 杞国有人优/天地崩坠 D.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7.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及( )②亡( ) 8.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9. 寓言往往能够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让人们更形象地认识到其包含的寓意。读完这两则寓言故事,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请任选一则谈谈。(2分) (二)古诗文积黑。(8分)
10.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每空1分)
(1) ,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 (2)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王湾) (3)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刘禹锡) (4)非淡泊无以明志, 。(《诚子书》诸葛亮) (5) ,秋风吹散马声。(《潼关》谭嗣同) (6) ,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7)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李白)
(8)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意》)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1-15题。(16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牌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看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璧。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1、文章回忆了“我”和母亲之间感人的生活细节,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补全本文的主要情节。(4分)
母亲设法宽慰双腿瘫疾的“我”?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①→②→“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
① ② 12、结合加点词语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
13、从全文的叙述描写来看,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2分)
14、在文中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4分)
15、文题“秋天的怀念”是对什么的怀念?文章还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6-19题。(12分)
落花 白辛
早的空气,清清淡的,极像轻跳林间深谷的一弯清流。我漫步到那棵树下,一个小孩正摇着竹帚在清扫一地落花。仰头望望,那是棵类似风凰,但不叫凤凰的树末,叶片儿老得没有一丝新意,却还缀着一树橙黄的繁华,这季节,该是枝头萧索的时候,那繁荣的劲儿,反让人有几分畸形的感觉。
“这树叫什么”我问那个小孩子,他颊上的红晕给我健康和明朗的感觉。 “我不知道,”摇摇头,他说,“他们叫他钱树。” “为什么?”我说,“为什么你们叫它钱树?”
“你看!”他捧着一把花瓣给我,“像不像一毛钱?”
我看那些花瓣,虽是凋落了的,却似乎还存在着生命,薄薄的、粉粉的、嫩嫩的、每个形状真都像一个角币,淡黄的、鹅黄的、橙黄的色彩敷着它们,显得明丽异常,一点儿也不使人有凋零的悲哀。
生命原就是这样,有些在成长,有些在凋萎,事实上,成长固然是种喜悦,成熟的凋萎却也未尝不是壮烈,我们往往太过于重视表面的荣华而忽视了实质的意义,以至于有分享繁华绚烂的高雅,却未必能为它们的成熟凋萎赋予一份较为踏实的感情,无怪自古以来,落花给人的,多是不尽的哀伤。仔细思量起来,它们未尝不是懂得生命真谛的一群。当生命属于它们的时候,无拘无束,尽情地迸放;当生命宣告不再属于它们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离去洒脱、豪放至极,比我们虽然拥有生命之名却无生命之实的人,不知高明几许?过去,当我还不愿意深思的那段日子,一片落叶,一朵落花,常使我兴起无限凄伤,看它们无声的萎落,我几疑那正在失落的年华。而后,我知道为每件事赋子一个确切而肯定的意义,心里才不致那么脆弱激动得可怜了。
把玩着一捧“钱树”的落花,我突然想起我们乡下最流行用绿豆壳装的枕头,我睡过来的,那松松脆脆,酥酥软软的感觉,着实受用。那年,我离开家乡到台北求学,母亲怕城里人笑我“土”,帮我缝制了一个标致的木棉枕头,好则好矣,却害我一枕上便想家,想那装着绿豆壳的“土”杭头,连忙写信回去要一个。那次到日本旅行,第一次知道菊花可以泡茶,觉得甚是高雅,买了不少。现在,我想用“钱树”的落瓣缝制杭头,芳春虽然已尽,让它干涩的余味飘满小室,躺看看诗,读散文,够了,再慢慢品尝案几上的半杯菊花茶,神交今士古人,想来也够“风味”的一件事吧?
“每天你把落花扫在一块儿,送给我,好吗?”我跟那孩子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