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一、选择题
1.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P从A出发,沿A?B?C?A作匀速运动,则线段AP的长度y与运动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点P从点A运动到点B时以及从点C运动到点A时是一条线段,故可排除选项C与D;点P从点B运动到点C时,y是x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不合题意. 【详解】
根据题意得,点P从点A运动到点B时以及从点C运动到点A时是一条线段,故选项C与选项D不合题意;
点P从点B运动到点C时,y是x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通过分类讨论,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y与x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是
A.(0,0) 【答案】D 【解析】 【详解】
B.(0,1) C.(0,2) D.(0,3)
解:作B点关于y轴对称点B′点,连接AB′,交y轴于点C′, 此时△ABC的周长最小,
∵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 ∴B′点坐标为:(-3,0),则OB′=3 过点A作AE垂直x轴,则AE=4,OE=1 则B′E=4,即B′E=AE,∴∠EB′A=∠B′AE, ∵C′O∥AE, ∴∠B′C′O=∠B′AE, ∴∠B′C′O=∠EB′A ∴B′O=C′O=3,
∴点C′的坐标是(0,3),此时△ABC的周长最小. 故选D.
3.在等腰?ABC中,AB?AC,D、E分别是BC,AC的中点,点P是线段AD上的一个动点,当?PCE的周长最小时,P点的位置在?ABC的( )
A.重心 B.内心 C.外心 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连接BP,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即可. 【详解】 连接BP、BE, ∵AB=AC,BD=BC, ∴AD⊥BC, ∴PB=PC, ∴PC+PE=PB+PE, ∵PB?PE?BE,
∴当B、P、E共线时,PC+PE的值最小,此时BE是△ABC的中线, ∵AD也是中线, ∴点P是△ABC的重心,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中最短路径问题,三角形的重心定义.
4.如图,有A,B,C三个地点,且AB?BC,从A地测得B地在A地的北偏东43?的方向上,那么从B地测得C地在B地的( )
A.北偏西43? 【答案】D 【解析】 【分析】
B.北偏西90? C.北偏东47? D.北偏西47?
根据方向角的概念和平行线的性质求解. 【详解】
如图,过点B作BF∥AE,则∠DBF=∠DAE=43?, ∴∠CBF=∠DBC-∠DBF=90°-43°=47°,
∴从B地测得C地在B地的北偏西47°方向上,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方位角,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理解角度间的关系求出能表示点位置的方位角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各图经过折叠后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 A.【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只要有“田”“凹”“一线超过四个正方形”字格的展开图都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详解】
解:A、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不符合题意; B、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不符合题意; C、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不符合题意;
D、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缺少一个底面,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解题时勿忘记四棱柱的特征及正方体展开图的各种情形.
B.
C.
D.
6.一个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其折叠成立方体后,“你”字对面的字是( )
A.中 【答案】C 【解析】
B.考 C.顺 D.利
试题解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祝”与“考”是相对面, “你”与“顺”是相对面, “中”与“立”是相对面. 故选C.
考点:正方体展开图.
7.如果圆柱的母线长为5cm,底面半径为2cm,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 A.10cm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详解】
根据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可得π×2×2×5=20πcm2,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柱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柱侧面积公式.
B.10πcm2
C.20cm2
D.20πcm2
8.如图,在V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O是AB上一点,以OA为半径的eO经过点D.若BD?5,DC?3,则AC的长为( )
A.6 【答案】A 【解析】 【分析】
B.43 C.53?2 D.8
过点D作DE?AB于E,可证△ADE≌△ADC,所以AE?AC,DE?DC?3.又
BD?5,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BE?4.设AC?AE?x.因为?C?90?,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解即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