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 案
授课内容:绪 论1 编写教师:
编写时间:2012年8月日
10
学校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容,“八荣八耻”的 内容。 2、思想教育: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性 质和任务,明确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学习该门课程与自己的成 长成才密切相关,掌握学习该课程的方法。 3、能力培养:培养大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明确学习该课程的意义; 2、掌握学习该课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贯穿本课程始终的线索。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案例论理教学,启发式教学与学生讨 论相结合,使学生达到认识上的一致。 [教学时间]2课时 思 考:谈谈你对开设该课程的认识? 教学活动: 自我介绍、分组评选优秀、汇报。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 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及团队意识。 小 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编写日期 教研室审批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 2011.08.10 绪论1 课程相关介绍
教学活动:自我介绍 导 课:
我们来看看发生在大学生中的现象:刘海洋泼熊事件、马加爵案件、在沙县小吃店为了一碗牛肉面的先上后上大学生大打出手,为了抢女友杀死同学等等。 案例:马加爵事件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意义
第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第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打下基础。
第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和任务(了解) 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体,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帮助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一门课程。
任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线(重点讲授)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澄清是非、善恶、
美丑的界限,明确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因此,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案例分析:“宁贫困不当修鞋匠”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道德和法律) 五、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方法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地要做到以下几点: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基本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行统一。 小结: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大学也是一生中学习能力转变最大的时候,是把“基础学习”和“进入社会”这两个阶段衔接起来的重要时期。通过这次课的学习,我们对学习本门课程的性质、内容等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大家要明确奋斗目标,掌握修养方法,提高自我修养意识,做到“知”、“行”统一,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 业:谈谈你对开设该课程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