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5)确认含有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现
象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时 乙烯
1.B 2.B
3.C 解析:乙烯和甲烷的氢的质量分数不同,故相同质量时燃烧产生的水的质量不同。 4.C
5.D 解析: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甲烷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也相等,那么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物质的量和质量也相等。
6.A 7.C 8.C
9.AC 解析:乙烯与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相等,相同质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也相等;在标准状况下,二者均为气体,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它们的体积和密度同样相等。 10.AD 解析:0.1 mol混合烃燃烧生成0.15 mol的CO2和0.2 mol的H2O,则混合烃组成可表示为C1.5H4,由平均值规律可知:混合烃中必含一个碳原子的烃,即甲烷CH4,甲烷分子含4个氢原子,则另一种烃也必含4个氢原子,故混合烃中一定有甲烷,不一定有乙烯,一定没有乙烷,故选AD。
11.(1)酸性KMnO4溶液氧化
(2)溴水褪色,有油状液体生成,液体分层 CH2===CH2+Br2―→CH2BrCH2Br (3)先检验气体纯度 12.D
13.B 解析:因为加成反应时所加的离子一个是带正电的,一个是带负电的,而在溶
-
液中Cl元素只有带负电的Cl离子,所以不可能在两个碳原子上同时加上氯离子,且Br元素的非金属性比Cl元素弱,不可能置换出NaCl中的Cl。
14.B 解析: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需要在催化剂等条件下才能发生,B错误。
5
15.A:CH2===CHCH2CH3 B:CH3CHClCH2CH3 C:CH3CH===CHCH3
16.(1)①C4H8 ②C7H12 (2)B 17.(1)A B A D (2)装置①中的品红溶液褪色
(3)除去二氧化硫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验证实验 (4)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无明显现象
(5)装置③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④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品红溶液可以检验出二氧化硫是否存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二氧化硫、乙烯都能反应,所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乙烯前一定要将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硫除尽,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