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教案设计模板(参考)
课题名称 教师姓名 教案内容分析 学生年级 (概述这节课的价值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课时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和学习 起点,以及学生学生分析 的学习风格。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说明教师是以 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 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知识与技能 教案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教案重点 教案难点 教案策略的选 择与设计 教案环境及 资源准备 教案过程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案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 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教案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与工具;二是支持学 生学的资源与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案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 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它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如果有其它专题性学习、研 究性学习方面的课程,可能还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获得情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案评价设计 (设计创建教案评价量规,向学生展示如何评价。另外,可以创建一个学生自测 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案反思 信息技术课程教案设计案例
课程名称:信息技术课程教案论
学院及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班
级: 06 级教本二班
姓 名:赵国杰 学
号: 060401041237
提交日期: 2008 年 11 月 20 日
系题目:自己选择一节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依据系统的教案设计理论和过程模式对
其进行教案设计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案设计
一、
前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基础知识中的一节,在教材中这一节叫“微型计算 机系统”。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介绍,它是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 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便在 学习后续知识时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本节课是其中的硬件系统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计 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部件的功能。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 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 成、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晰,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 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 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差距,水平 高的学生和一般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案效果有影响,所以学生通过交 流互相学习。教案实施规划
二、教案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计算 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 括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 础。 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三、教案内容设计
教案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分别包括哪些硬件,基本功能是什 么?
确定依据:根据高中生现有的接受能力以及应考要求,当给出硬件实物或图片时学生 能指出名称和它们的基本作用。 教案难点:存储设备和运算设备都包括那些硬件以及它们的功能。确定依据:这两大 部件包括的硬件较多,又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但由于这些部件大多集中于主机箱内部, 学生平时很难见到学生主机箱内部部件,所以不太容易掌握,故为本节的难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