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品]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考试论述题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 20:17: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增加和抗菌药物与介入性诊治手段的广泛应用,机会性致病菌所致内源性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二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7.试述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主要特点。

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具有以下微生态学特点:

(1)大多为机会致病菌:病原体主要是患者体内的毒力较低的、甚至是无致病力的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等,以及来自医院环境中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2)具有耐药性:由于在医院环境内长期接触大量抗生素,医院内耐药菌的检出率远比社区高,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使许多抗生素失效。

(3)具有特殊的适应性:一些细菌在获得耐药性质粒的同时,也可能获得侵袭力及毒素基因,从而增强其毒力,更容易攻击免疫力低下的宿主。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黏附于插(导)管、人工瓣膜等医用材料表面的能力,可形成生物被膜,增强对抗生素、消毒剂和机体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的抵抗能力。

8.试述二重感染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二重感染是指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过程中,造成体内菌群失调而产生的一种新感染。在正常情况下,宿主正常菌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维持动态平衡。但是,当较长期或大量服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时,宿主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株大部分被抑制,来自医院环境的或体内原本处于劣势的耐药菌则趁机侵入和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引起疾病。例如,抗生素使用不当时,可破坏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寄居在肠道的艰难梭菌趁机迅速生长繁殖,释放大量的外毒素A和B,引起假膜性肠炎。

若发生二重感染,除立即停用正在使用的抗菌药物外,需对临床标本中优势菌类进行药敏试验,以选用敏感药物治疗。同时,亦可使用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益生菌,协助调整菌群类型和数量,加快恢复微生态平衡。

9.试述外毒素的主要种类和作用特点。

根据作用机制和所致临床病理特征的不同,外毒素可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三大类。①神经毒素:通过抑制神经元释放神经介质,引起神经传导功能异常;②细胞毒素:通过作用于靶细胞的某种酶或细胞器,致使细胞功能异常而死亡,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炎症和坏死等;③肠毒素:可引起胃肠道各种炎症、呕吐、水样腹泻、出血性腹泻等症状。

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外毒素可分为膜表面作用毒素、膜损伤毒素和细胞内酶活性毒素。

根据肽链分子结构特点,外毒素又可分为两大类:①A-B型毒素:是由

9

两种不同功能的肽链构成完整毒素;②单肽链毒素:主要包括膜损伤毒素和磷脂酶类毒素。

10.具有超抗原性质的细菌毒素有哪些?有何生物学作用?

具有超抗原性质的主要有葡萄球菌肠毒素A~E、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链球菌致热外毒素A~C、链球菌M蛋白、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等。

细菌毒素性超抗原作为一类强大的免疫激活因子,生物学效应主要有:①对免疫系统的直接效应:SAg可超常量地激活T细胞。由于T细胞被大量激活后,随之出现凋亡,T细胞数量骤减,必然使宿主免疫功能下降,继发免疫抑制。此外,SAg还可能大量激活B细胞,使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引起自身免疫。例如,毒性休克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关节炎等;②由细胞因子介导的间接效应:SAg超常量激活T细胞和MHC分子表达细胞,使之分泌过量的细胞因子,尤其是IL-1、IL-2、IL-6、TNF-α和IFN-γ等,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紊乱,往往对机体产生毒性效应,与毒性休克样综合征、食物中毒、链球菌性肾小球肾炎、猩红热等密切相关。

11.试述抗细菌感染的免疫特点。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杀灭和清除胞外菌的主要力量,黏膜免疫和体液免疫是抗胞外菌感染的主要免疫机制。特异性抗体的作用有:阻断致病菌黏附与定植、中和外毒素、调理作用、激活补体等。体液免疫对胞内菌感染作用不大,主要依靠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主要

包括CD4Th1细胞和CTL。

12.试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

患者绝大多数是婴幼儿和老年人。婴幼儿由于免疫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功能处于未完全成熟状态。老年人免疫水平随着寿命的延长却相应地呈下降趋势,并可能患有免疫受损的基础性疾病,对微生物感染的抵抗力较青年人和中年人低。因此,婴幼儿和老年人较易发生医院感染。现代医疗手段的应用,如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和放疗,以及介入性诊治手段,使医院患者免疫防御功能受损的机会增加,受到机会致病菌感染的机会亦相应增加,尤其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可导致微生态失调而出现二重感染。

对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实施全方位的监测,认识医院感染现状及其特点,是制定控制与管理医院感染规划和措施的依据。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是清洁、消毒、无菌技术、隔离、净化、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一次性使用医用器具、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其中,手部卫生如洗手最为重要,是阻断医护人员经操作导致在患者之间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手部卫生“达标”可明显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10

第八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思考题】

1.对一疑似伤寒(或流脑)的患者,你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1)标本采集:伤寒患者第一周取血液,第二周取粪便或尿液。流脑患者取血液或脑脊液。

(2)细菌学诊断:伤寒患者标本接种至伊红美蓝等选择鉴别性培养基培养,挑取可疑菌落,作革兰染色镜检、生化反应鉴定、血清学鉴定。流脑患者标本直接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作出初步诊断。标本接种至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作分离培养与鉴定。

(3)血清学诊断:肥达试验用于辅助诊断伤寒,对流免疫电泳可用于快速诊断流脑。

2.试述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的主要优缺点。 (1)灭活疫苗: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免疫原性稳定性高,易于制备多价疫苗,疫苗安全性高,储存及运输方便。

(2)减毒活疫苗:能诱发全面、稳定、持久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应答,一般只须接种1次即可达到预防目的,可采用口服、喷鼻途径免疫。

(3)亚单位疫苗:包括基因工程疫苗和表位疫苗,已除去了病原体中不能激发机体保护性免疫和对宿主有害的部分,只保留有效的免疫原成分,因而免疫作用明显增强而稳定,可靠性不断提高,对机体引起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小。

(4)核酸疫苗:兼有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和减毒活疫苗诱导全方位免疫应答的高效力,可在机体内不断翻译表达,较长时间维持较高的蛋白水平,免疫具有连续性,一次接种可获得长期或终身免疫力。

3.试比较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优缺点。

人工主动免疫是将疫苗接种于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以预防相应病原体感染的措施。免疫出现时间慢(2~4周),维持时间长(数月~数年),主要用于预防。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患者注射特异性抗体(如抗毒素、纯化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血清等)、细胞因子或致敏的免疫细胞等,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因而作用迅速。但是,这些免疫物质不是患者

11

自身产生的,故维持时间短,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

第九章 球 菌

【思考题】

1.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的关系。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多种外毒素和侵袭性胞外酶。

(1)葡萄球菌溶素:对人致病的主要是α溶素,为膜损伤毒素,能损伤红细胞、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小板等。

(2)杀白细胞素:可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抵抗吞噬细胞吞噬。 (3)肠毒素:主要作用于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为主,腹痛、腹泻次之的食物中毒。

(4)表皮剥脱毒素:可裂解表皮组织的棘状颗粒层,使表皮与真皮脱离,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5)毒素休克综合毒素-1:引起发热,增加宿主对内毒素的敏感性,促进T细胞增值,诱生IL-1、TNF和IFN等,引起毒素休克综合征。

(6)凝固酶:能使人和兔血浆发生凝固,沉积在感染病灶周围,保护病菌免受杀菌物质的破坏。因此,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器官化脓性感染易于局限化,与周围组织界限分明,并形成血栓,脓汁黏稠。 2.试述链球菌感染后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诱发超敏反应性疾病,主要有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灶中均检不出链球菌,但血清中补体效价明显降低,因此,发生机制不是链球菌直接侵袭所致,可能是:①链球菌M蛋白与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或心瓣膜、关节滑液膜等处,引起Ⅲ超敏反应;②链球菌细胞壁多糖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或心瓣膜、关节组织有共同抗原,机体产生的抗链球菌抗体与这些组织结合,引发Ⅱ型超敏反应,造成肾小球或心脏损伤。

3.甲型链球菌主要引起哪些疾病?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人体口腔和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当拔牙或、摘除扁桃体或插鼻胃管时,正常寄居在口腔或鼻咽部的甲型链球菌可侵入血液,引起菌血症。如果宿主心瓣膜为先天缺损或是人工瓣膜,甲型链球菌可在心瓣膜上黏附、定植和繁殖,形成生物被膜,引起亚急性细菌感

12

[精品]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考试论述题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dyy52c3gg8az803iupt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