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
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 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A 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C 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 )
B 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D 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稳定的活动场所
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人是() A 汉武帝
生了深远影响的
B 董仲舒
C 郑玄
D 朱熹
3.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 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 教育的民主化
( )
D教育的全民化
4 .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 ( ) A“ 兼爱、非攻” 5.
A 布鲁纳
B“弃仁绝义”
C“ 道法自然”
D 杨贤江
D“ 化性起伪”
(
)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
6.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
B小学教育目
A 小学教育目的 标 C 小学教育原则 7.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A 剩余价值学说 C 劳动学说
B 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小学教育内
容
( )
8.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 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 ) A 弗洛伊德
B 华生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意识的、最根
9.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 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 ) A 差异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
临着不同的发
D 阶段性
10.小学生的思维( 段
A 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 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 D 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C 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1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 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 )
C普通受教育
A 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者 1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 公正评价权 A 平等关系
B 上下关系
B隐私权 C 人格尊严权
( (
) )
认可的各级各
D青少年儿童 ( )
D名誉权
1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14.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A 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 C 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C 道德关系 D 教育关系
B 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D 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15.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 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 ) A 惟一选择 B 内容
C 途径
识的条件,而
D基础
16.《学记》 中提出的 “杂施而不孙, 则坏乱而不修” 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 则应是 ( )
A 因材施教原则
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B循序渐进原则
( )
C 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7.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 A 讲授法
B 讨论法
C 谈话法
D 指导法
形式来引导学
18.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 )
A 道德情感 B 道德意志 C 道德 观念 D 道德行为
19.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 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 ) A 导向原则
动性,使他们
B疏导原则
( )
C 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2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势。
B 建立学生档案 20 分)
C 了解学生
D操行评定
1 . 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 _____ 、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
2.教育 _____ 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 4.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 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_____ 。
_____ 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
5.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 _____ 权和公正评价权。
6. _____ 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7.在 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学者是我国古代的 教育家 ____ 。
8._____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_____ 课和综合课。
9.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任务的多少,我们把课分为
10.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 自我调控等因素构成。 11.根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 弟的场所。
自我教育能力由 _____ 、自我激励、
_____ 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
12.集中体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根据
》。
13.《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
_____ 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这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神文明建设,
14.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因素的教育。 的、带有个体性的反映。
技能,发展他们的 _____ 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
15.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二层次的活动是个体的
_____ 活动,它是人对外部世界能动
16.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划分为 17.
_____
_____ 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是指一个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
_____ 教育。
18.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
1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活动形式的 _____ 性。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 书
7.孔子
国 13.宪法
1.职业化
____________法。
20.一般来说,学校组织的报告、讲座、集会、比赛、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都属于课外
: BBCAC,ADADC,ABACD,BCBBA
2.民主化
8.教学组织形式
9.单一
3.康德 4.能动的 5.学习
11.宫廷
6.教科 12.理想
10.自我评价
14.智力 15.心理 16.基础 17.效度 18.思想 19.榜样 20.群众
一、单项选择题 :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 2 岁
B.4岁 B.3岁
C.6岁
( )
D.8岁
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
A. 1岁 C.5岁
D.7岁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 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
A. 50%—60%
B. 60%— 70%
C. 70%— 80%
D. 80%—90%
4.人格的核心是 ( )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 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 A.认知内驱力 A.认知内驱力 A.避免失败者 A.顺就迁移
B.消退
( )
D获.得
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
C刺.激泛化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B.附属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B.力求成功者 B.同化性迁移
C.欲望内驱力
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C.自我提高内驱力
)
D.追求荣誉者
)
D.自我提高内驱力
)
D.欲望内驱力
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C.自我实现者 C.重组性迁移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D.具体迁移
)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1. 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 A.位置记忆法 A.发散思维 A.行为成分
B.关键词法 B.聚合思维
)
C.缩简法 C.形象思维
,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D视.觉想象
)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13.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D.抽象思维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
14. 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C初.A.初一 B.初二 三 D.高一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15.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
16. 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A.类属学习 A.4 2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C.并列结合学习
)
)
D形.式训练说
)
17. 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B.总结学习
C.6 2
D.命题学习
18.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B.5 2 D.7 2
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
A.关注发展阶段 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 :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第二部分 非
21.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的特征,在教学中应遵循 22.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三种成分。
__________原则。
23.人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 的和 _____________的经验过程。 24.看见路上的垃圾便绕道走开,这属于
___________为中介 ,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
_____________ 条件作用。
25.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 26.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 于 _____的信息。
27.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信息,正例则传递了最有利
______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
_______________。
28.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 本成分。
____________ 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三个基
29.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 ,任何问题都含有给定的条件、
30.布卢姆认为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31.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称为
32.世界卫生组织 ( WHO)在 1989 年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 和道德健康。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3.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10 岁以前,儿童的道德主要处于 _____________发展阶段。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4.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5.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36.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7.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38.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 四、论述题(本题1小题,共
10 分)
39.什么是复述策略?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一、 选择题 :ABDCC,DBABD,CACBD,DDDBD 二、 填空题. 21. 强化 为
26.辨别、概括 33.他律道德
.22. 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30. 知识、评价
23.语言、个体
27.对象具有观念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31.区分度
24.逃避 25. 替代性
29.要达
28.创造性
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32.心理健康、社会行
三、 简答题
34.【要点】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 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 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谁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
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 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