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社会测量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行动研究法 5、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 ) A、促进学校的发展 B、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 C、促进师生的发展 D、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6、皮亚杰认知发展论中把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称为( ) A、适应 B、组织 C、平衡 D、转换 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 ( ) A、价值观形成 B、有意义接受学习 C、有意义发现学习 D、机械学习
8、如果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就会削弱或者抑制这种行为的倾向称为 ( )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符号强化 D、自我强化 9、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分类依据是迁移的 ( ) A、相互作用 B、前后方向 C、性质 D、难度 10、发现并且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 ) A、巴拉德 B、桑代克 C、艾宾浩斯 D、奥苏伯尔 11、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者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是 ( ) A、智力技能 B、动作技能 C、认知技能 D、心智技能 12、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智商分布规律是( ) A、正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常态分布 D、离散分布 13、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它的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程序设计 B、目标确定 C、如何学 D、如何教
14、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如编制题目、施测和评分等)来了解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结果被称为 ( ) A、评定 B、考试 C、测验 D、测量 15、反映测量的真实性、正确性。即该测验与所要测量的目标特征相符合的程度的指标称为 ( )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二、多选题(5题×2分=10分,完全正确才得分)
16、教师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有 ( ) A、专业化 B、产业化 C、技术化 D、管理民主化 E、人性化 17、发展过程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 ( ) A、分化 B、平衡化 C、整合 D、社会化 E、个性化 18、桑代克根据动物实验提出的基本学习规律有 ( ) A、准备律 B、应用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E、失用律 19、发散思维具有的特征是 ( ) A、变通性 B、机械性 C、独创性 D、流畅性 E、意义性 20、布鲁姆把评定分为 ( ) A、配制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发现性评定 D、总结性评定 E、成长性评定
三、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
21、个体社会化 22、学习(狭义) 23、认知结构 24、审题 25、学习动机
四、简答题(6题×6分=36分)
26、美国心理学家史莫克提出的对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去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有哪些? 27、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有什么异同? 28、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9、知识的理解的种类有哪些? 30、因材施教的应用原则和策略有哪些? 31、怎样完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五、论述题(2题×12分=24分)
32、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促进迁移?
33、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是什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答案:1-15 AABAD BBBCC BADCB 16AE 17AC 18ACD 19ACD 20ABD 21P20 22P119 23P255 24P278 25P315 26P27-28 27P151-152 28P218-219 29P267-268 30P403 31P466-470 32P221-224 33P298-3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