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教版初中科学复习资料大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1:53: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用电器工作时实实际 功率 一个用电器的当U实=U额时,P实=P额 际消耗的功率叫P实 = U实I实 实际功率有无(用电器正常工作) 做实际功率 用电器在额定电数个 当U实<U额时,P实<P额 额定 功率 一个用电器的(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压下的功率叫做P额= U额I额 额定功率只有当U实>U额时,P实>P额 额定功率 一个 (用电器可能被烧坏) (3)焦耳定律:Q = I2·R·t

第四册第四章

1、磁现象主要概念

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磁场、磁感线、地磁场 2、磁场概念

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方向:放入磁场中的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 表示方法:磁感线 磁场 永磁体 种类 条形磁铁 蹄形磁铁 地磁场

电流的磁场

3、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 直流电动机 原 理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电磁感应现象 构 造 磁体、线圈 电刷、换向器 磁体、线圈 电刷、滑环 能量转化 电能→机械能 直导线 通电螺线管

用安培定则判断磁极 磁性强弱决定因素 电流大小 线圈匝数 是否带有铁芯 交流发电机 机械能→电能 说明: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使线圈继续转动。

进户线 火线:与地面之间电压为220V 零线:与地面之间电压为0V

闸刀开关 4、家庭电路组成 熔断器 作用:接通和切断电源

安装:静触头在上,不可倒装 作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源

保险丝选择方法:使它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

电路中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插座 灯泡

安全电压:一般情况下不高于36V 触电原因:电流通过人体达到一定量

家庭电路触电: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造成

5、安全用电 触电类型 高压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第一册第四章第1-3节、第五册第三章第9节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机械能 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热能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热能

化学能:能够通过化学变化而释放的能

1、能的形式 定义:能够通过原子核反应而释放的能

核能 释取方式 轻核聚变(热核反应)

光能 电能 内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2、基本规律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定义: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具有的能 大小决定因素——物体的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3、内能 做功 外内做功——内能增加

改变方法 热传递 发生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重核裂变(链式反应)

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定义: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单位:焦/千克

5、物态变化

(1)物质的状态及转化

(2)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两种方式 定义 发生温度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液体温度 共同点

蒸发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任何温度下 液体表面 缓慢 液体温度往往在下降 一定温度下(沸点) 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剧烈 保持在沸点不变 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4、燃料的热值 都是汽化,都要吸热

化学部分

知 识 疏 理

第三册第一章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及其特征

(1)联系: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

(2)区别: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体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是不溶性固体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过后会分层,不均一,不稳定。

乳浊液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而成,会分层,不稳定,不均一。 2、溶液的电离

电离:物质涉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溶液的电离 1.书写 电离方程式: 2.电荷守恒

3、溶解度

(1)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用溶解度来量度。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完整理解此概念要抓住四要素: ①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温度不同,溶解度大小不同.

② 标准——“在100克溶剂里(一般指水)”.因为一定温度下,物质溶解的多少与溶剂的量成正比.

③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指溶质溶解达到了最大值. ④ 单位——“溶解的质量(克)”.溶解度的单位是克,不是度(°)或千克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 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4)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根据物质在室温(20℃)时的溶解度,将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S表示溶解度)分成四个等级。

20℃,S 大于10克 10~1克 1~0.01克 小于0.01克 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表(会查看). 溶解度曲线代表的意义:

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①点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所示的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②线: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着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曲线上面: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

③ 面:

曲线下面: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4、溶质的质量分数 (1)基本公式 (a)溶质的质量分数?m溶质m溶液?m溶质m溶质?m溶剂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常见计算类型

(a0溶液的稀释和浓缩

溶解度

100?溶解度m浓?A浓%?(m浓?m水)?A稀% m浓——浓溶液质量

m稀——稀溶液质量 A浓%——浓溶液质量分数 A稀%——稀溶液质量分数

(b)相同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m浓?A浓%?m稀?A稀%?(m浓?m稀)?A混%

(c)溶液体积、质量、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a)实验仪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 (b)实验步骤:①计算 ②称重 ③溶解

第四册第一章

1、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2、物质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夸克

(2)在原子中有如下关系: ①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③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目决定 ④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⑤ 元素的化合价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第四册第二章

1、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搜索更多关于: 浙教版初中科学复习资料大全 的文档
浙教版初中科学复习资料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eass3wv8v721et5ixox47ty70kclt0051h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