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作者:王佩平
来源:《新教师》2018年第05期
【编者按】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需要教师深入钻研统编教材和课程标准,正确理解和把握统编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内容框架和教材特点,以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期专辑围绕“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研读与教学思考”来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成为小学品德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更成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创新和变革的关键所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那么,作为小学品德学科的教师,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一课为例,作一探讨。
一、活用课内教材资源,感悟道德认知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注重以学生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符合学生身心特征的主题活动和游戏贯穿始终,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统编教材里可爱的卡通画、亲切的生活照、简洁的提示语,既富有童心、童真、童趣,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生活逻辑,令人耳目一新。另外,教材常常以寥寥数语和简简单单的几幅画的形式出现,真正成了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而不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地看图讲述或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把教材的思路和学生的道德现状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构思,做到手中有法(教法)、胸中有书(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吃透教材、用好教材,将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因素开发出来是上好道德与法治的关键。
例如,在教学《大家排好队》一课前,根据学生和生活的实际,围绕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四个环节的教学内容:激趣导入,揭示规则;对话绘本,了解规则 ;联系生活,学会规则 ;拓展延伸,遵守规则。不仅如此,笔者还从丰富的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如把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两种不同的领书方式拍成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对比后,感悟了道德认知,知晓了要遵守秩序,不插队、不掉队,从小要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二、利用课堂活动资源,体验道德情感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向中小学生进行德育与法治教育的课程,强调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明理、践行。活动是品德教学中教与学共同的中介,富有童趣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起学生对道德认知的认同感,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