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 要】 文章以深市中小板2009年31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逻辑回归的方法对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法人股比例、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工作地点一致性、财务杠杆和净资产收益率能显著影响信息披露质量;国有股比例、监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成长因素对信息披露质量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股权集中度; 会计信息披露
一、引言
真实、准确、完整、公平披露、规范、易解的信息是投资者作出理性投资决策的先决条件,是证券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然而,我国资本市场在短短二十年左右的发展历程中,暴露了很多会计信息不透明的案例。从琼民源、ST红光、东方锅炉、大庆联谊、银广夏、麦科特到2009年的五粮液,每一次虚假财务报告的曝光都给投资者的信心带来沉重打击,无不让人触目惊心。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会计信息失真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一直是世界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点,也是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文献回顾
对于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国外开始得较早,理论成果也比较丰富。规范研究方面观点可以归结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需要一套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实证研究方面不同人的角度有所不同,主要从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公司规模、财务杠杆、审计委员会、外部董事比例这几个方面分别展开单独进行研究,不同研究者对同一问题的研究结论有相同也有不同。股权集中度方面都得出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反向变动关系;外部董事比例方面的研究结论不一,有的得出“非执行董事的进入,可以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提高其质量”的结论;有的得出非执行董事的有效与否与其规模和试行独立董事政策的环境有关。管理层、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方面研究结论不一,有的认为管理层、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有的结论是负相关。审计委员会方面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都得出管理层、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呈正相关的关系。公司规模与财务杠杆方面的研究也认为其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我国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分为规范与实证。规范研究方面都认为“好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公司治理”,然后提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政策建议。实证研究方面,我国的研究方法早期与国外相同,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