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课程设计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0:34: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给水管网包括输水管渠和配水管网两大部分。要求能够供给用户所需水量,保证不间断供水,同时要保证配水管网足够的水压。

(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给水系统服务范围和建设规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给水管网,压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2)分清主次,先进行输水管渠与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 (3)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尽量减少拆迁,少占农田,节约工程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

(4)协调好与其它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 (5)保证供水具有安全可靠性。 (6)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7)远近期结合,留有发展余地,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3.1.3、管网布置

给水管网遍布整个给水区,根据管道的功能,可划分为干管、分配管、接户管三类。干管的主要作用是输水至城市各用水地区,同时也为沿线用户配水,起管径一般在100mm以上,分配管的主要作用是把干管输送来的谁配给接户管和消火栓,起管径一般不予计算,均由消防流量来确定。干管和分配管的管径并无明确的界限,应视规模确定。

干管通常遵循下列原则进行布置:

(1)干管布置的主要方向应按供水主要流向眼神,而供水的流向则取决于最大用水户或水塔等调节构筑物的位置。

(2)为了保证过供水可靠,通常按照主要流向布置几条平行的干管,其间用连接管连接,这些管线在道路下以最短的距离到达用水量大的主要用户。

(3)干管一般按规划道路布置,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敷设。管线在道路下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符合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设计的要求。

(4)干管的高处应布置排气阀,低处应设泄水阀,干管上应为安装消火栓预留直观,消火栓的兼具不应大于120m。

(5)干管的布置应考虑发展和分期建设的要求,并留有余地。配水管网的布置形式,根据城市规划、用户分布以及用户对用水的安全可靠性的要求程度等,分成树状网和环状网。在本设计中采用的是环状网,当任意一段管线损坏时,闸阀可以将它与其余管线隔开进行检修,不影响其余管线的供水,使供水的地区大

5 1

为缩小,同时,环状网还可以大大减轻因水锤现象所产生的危害。

3.2、排水管网

3.2.1、排水区域与排水的体制

(1)排水区域

13121110987.5765432181148269158370574330173484715844311858572594532862087888926907627919232937933685516732174756248493421835776451372411382512786534806754402714564217602261473363286653354128184623502952362916193630393724151192520672223312613291038

(2)排水的体制

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合理地选择排水体制,是城市和工业企业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问题。它不仅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而且对城市和工业企业的规划和环境保护影响深远,同时也影响排水系统工程的总投资和初期投资费用和维护管理费用。通常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是一项很复杂的很重要的工作。排水体制的选择应该根据城镇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的状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之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

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 二者的优缺点比较见表2.1。

表2.1 合流制和分流制的比较

6 1

合流制 直流分散式 截留式 分流制 完全分流式 不完全分流式 环保角度 排污口多,水未 晴天污水可以完处理,不满足环 全处理,雨天存保要求 在溢流 污水全部处理,初降雨水未处理,但可以采取手机措施 污水全部处理,初降雨水未处理,但不易采取收集措施 工程造价角度 管理角度 低 管渠系统低,泵 管渠系统高,泵站污水厂高, 站污水厂低 初期低,长期高, 灵活 不便,费用低 管渠管理简便,费用低,污水厂 泵站管理不便

容易 容易 通过上述比较,完全分流制体系工程造价虽然稍高,但是环保效果好,管理方便,对于该市本身来讲,只有一条A河流过,其对该市以后发展的意义很大,必须保护好江水资源,环保要求高;又由于市内无任何污水处理设施,市区内原有零星合流制排水管渠,但断面太小,损坏严重,没有必要利用原来的排水设施,应该重新施工。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定,在新建地区排水系统一般采取分流制。

综合考虑分析,本市的排水系统的体制选择完全分流制(雨污分流制)。 3.2.2、污水管网

3.2.2.1、污水管道定线的基本原则

充分利用城市地形、地质、地貌特点,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布置管线是确定污水管道系统总体布置的重要步骤。在定线时应考虑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地形,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布置污水管道,依次定出主干管、干管、街道支管,并考虑设置泵站的合理位置。

7 1

一般应将主干管和流域干管放在较平坦的集水线上,让污水尽量以重力流排送污水干管与主干管应尽量避免和障碍物相交,如遇特殊地形时应考虑特殊措(如跨越河道的倒虹管等),在图上标明。 3.2.2.2、 污水管道定线考虑的因素

污水管道定线考虑的因素有:地形和用地布局;排水体制和线路数目;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水文地质条件;道路宽度;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的位置;工业企业和产生大量污水的建筑物的分布情况。

①在一定条件下,地形一般是影响管道定线的主要因素。定线时应充分利用地形,利用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使管道的走向符合地形趋势,尽量做到顺坡排水,尽可能不设泵站或少设泵站。

②污水支管的平面布置取决于地形及街区建筑特征,并应便于用户接管排水。 ③污水主干管的走向取决于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④采用的排水体制也影响管道定线。

⑤考虑到地质条件,地下构筑物以及其它障碍物对管道定线的影响。尽可能回避不良地质条件的地带和障碍。处理好与现状建筑物,构筑物和规划道路的关系,实在不能避开时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⑥管道定线时还需考虑街道宽度及交通情况。

⑦管道定线,不论在整个城市或局部地区都可能形成几个不同的布置方案。应进行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⑧结合江河走向和规划中道路的实施,合理布置管线,以利于减小施工难度。 3.2.2.3、 排水流域的划分

定线前首先根据地形划分排水流域。排水流域划分一般根据地形及城镇(地区)的竖向规划进行。

在丘陵及地形起伏的地区,地形变化较显著,可按等高线划出分水线,通常分水线与流域分界线基本一致。在地形平坦无显著分水线的地区,或向一方倾斜时,可依据面积的大小划分,使各相邻流域的管道系统能合理分担排水面积,使干管在最大合理埋深情况下,流域内绝大部分污水能以自流方式接入。不设泵站或少设泵站。每一个排水流域往往有1个或1个以上的干管,根据流域地势标明水流方向和污水需要抽升的地区。 3.2.2.4、污水主干管定线

8 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课程设计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egur61t7x8uhsn07rr1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