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 消防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物防火按照耐火等级划分防火分区、设防火隔墙和消防楼梯。室外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沿道路每120米设置一地下消火栓。室内采用消火栓和固定灭火器消防。消防设备的线路采用耐火型电缆,,并严格执行消防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消防措施的落实和消防设施的维护情况。
6.2.5.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997年版)(GBJ16-87) 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划范? (GBJ5087-93) 6.2.5.2 设计原则
遵循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贯彻以“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的方针,积极采取防火措施以及采用行之有效的先进防火技术,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重点和一般的关系,保障安全,促进生产,方便使用,经济合理。 6.2.5.3消防措施 1、总图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中,各建筑(构筑)物及堆场之间的距离均按防火规范要求进行布置,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建筑物四周均设有环形通道,满足消防车道的要求。
本项目新建建筑有:主车间、成品库、备料间、变配电站及泵房等,其生产或贮存火灾危险性均为丙类或丙类以下,各建筑
27 / 54
XX公司
耐火等级按Ⅱ级或Ⅰ级考虑,建筑物防火分区内部安全疏散距离与出口均按防火规范要求设置。 2、 电气
(1)、火灾危险场所,电气设备采用防护型;线路敷设穿铜管保护。
(2)、变电所设置移动式灭火装置。 (3)、车间设置事故照明,应急灯作为疏散指示。 6.2.5.4 消防给水
1、消防流量
本项目消防给水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997年版)为依据。依据范围,全厂在同一时间内只考虑发生一次火灾。
2、消防水量
根据消防规范,易燃可燃材料的火灾延续时间应按6小时计算,灭火用水量总需198×6=1188m3。 3、消防水源
除设置消防水栓外,建设5200m3水池,这将成为可靠的消防水源。
4、消防水压 由工业园区按照有关消防要求提供,以保证消防水枪布置在任何建筑物的最高处仍能喷射10米水柱,消防管网充分发挥作用,能做到将火灾迅速有效地予以扑灭。
5、所有车间室内均设置消火栓系统。
28
第七章 环境保护
7.1 环境保护
本项目是以XX为原料,经XX等主要工艺制成,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重的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只是在清洗原料及洗刷设备和冲洗地面污水及废渣。整个项目中,供热车间也存在一定的废气、粉尘、废渣及噪声等污染源。为了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改善劳动条件,本设计对污染源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使项目建设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要求。 7.1.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87)国环字002号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执行》(GB12348-90) 7.1.2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本项目在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7.1.2.1扬尘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产生建筑施工粉尘及原材料运输、装
29 / 54
XX公司
卸等过程产生的扬尘。
7.1.2.2施工噪声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厂房建设、机械设备安装等过程产生噪声。由于厂界四周无居民居住,同时因受距离、围墙等因素衰减影响,因此,本项目在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7.1.2.3建筑垃圾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建筑垃圾,长期堆置将产生扬尘,同时影响厂区内的建筑施工和运行,有必要对这部分建筑垃圾进行妥善处理,在项目施工前应向城建部门申请建筑垃圾处置场地,在指定场地妥善堆置。 7.1.3废水处理
本项目排放的污水主要为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生产污水主要由清洗XX等原料、车间洗刷设备和冲洗地面,通过类比调查,该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三级标准,如不往污水处理厂排放,必需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标准要求,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7.1.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为切实有效地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包括:
(1)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噪声机械设备,并采取有效隔音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2)在泵房、空压机等噪音较强的机房,采取相应的减震、消音措施。
(3)在厂界周围植树等绿化措施。 7.1.5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XX渣,其成份主要
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