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坑防护:深坑顶周边设防护栏杆,行人坡道须设扶手及防滑措施。
六、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
建立各项防火防爆制度,健全业余消防组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防火防爆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消灭火灾隐患,保障施工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根据防火防爆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存放地点明显,易于取用。消防器材及设备附近,严禁堆放其它物品。
建立消防组织和责任制:建立业余消防队。班组指定一名消防员,项目部组织一支6~7人的业余消防队。项目经理是防火、防爆责任人。班组长是本班组的防火责任人。
配备医务救护器械、设备并积极与当地医院建立挂钩治疗救护体制,使之处于临战状态。加强施工区和生活区的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第三节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按时发放和正确使用各种有关作业特点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二、用电安全管理
分管安全工作和技术工作的领导及安全员,加强对施工用电的日常安全监察。电工操作人员,应认真遵守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懂得和掌握出现紧急情况时的正确处理方法,搞好施工、生活用电的日常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自己难以处理的事及时汇报 。
三、 从事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工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操作。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作业时不擅离职守,进入岗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电焊工还应学习有关电工的基本知识以及预防触电后的急救方法等。在有焊接和气割工作的场所,必须设有消防设施。
四、各单项工程的安全操作管理规定
1、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安全管理规定
油库应布置在边远人少的安全地点,要设于施工场地的下风向。与非燃烧材料库间隔15m。与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职工宿舍、易燃材料库、各类木材堆等间隔20m。与锅炉房、厨房、生产用火等间隔25m。与废料堆及草帘芦席等间隔30m。
临时设施管理:施工道路、人行通道,机械设备停放、物资存储,施工用电,人员住房,办公地点等的布置均要符合有关安全规定。施工地点如邻近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或高压线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隔离措施。集中办公和人员居住之处的入口或醒目地点应有施工公告牌、安全纪律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施工区域平面布置牌,施工概况牌等。施工现场要有明显的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牌,形成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2、取料场作业安全规定。取料场施工属土石方工程。施工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劳动保护法令和工业卫生标准,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
开工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方案、方法和总平面布置图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并逐级向施工人员交底,确保实施。
施工中应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合理组织施工程序,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对整个施工期的地质工作应足够重视。在开挖过程中当岩土体壁面裸露后,若发现与原设计所依据的地质条件有较大差别,或未能预见不良地质现象危及人身安全时,则应及时做出明确判断,采取果断的施工措施,以防止发生事故。
在开挖区域内,若发现有不能辨认的物品、地下埋设物、古物等,均不得任意拆毁或移动,应立即报告有关领导或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在高边坡、滑坡体、洞挖及重要建筑物附近进行开挖时,应加强安全监测措施。
在大风、大雨和照明不足的情况下,禁止在边坡上工作。更不得在危险的边坡、峭壁处休息。
土方作业:严禁使用掏根搜底法挖土或将坡面挖成反坡,以免塌方造成事故。若土坡上发现有浮石或其它松动突出的危石时,应通知下面作业人员离开,立即进行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