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时间 =KD=15min ,K=1.5mm/min
根据 40Cr 的淬透性曲线可以得出, 直径 12mm 的 40Cr 钢油淬后的心部硬度最低为 47 HRC。
查手册可以发现 40Cr 在 650℃回火, 其硬度为 25-30HRC,符合心部硬度要求。回火时间 = KD=24min ,K=2mm/min ,为防止产生回火脆性回火后冷却可采用空冷或水冷。
热处理工艺为:将连杆加热至 820℃保温 15min,油淬至室温,再加热至 65 0℃保温 24min,空冷至室温。
10-14 写出 20Cr2Ni4A 钢重载渗碳齿轮的冷、 热加工工序安排, 并说明热处理所起的作用。
答:
冷、热加工工序安排: 冶炼 -铸造 -扩散退火 -锻造 -完全退火 -粗加工 -渗碳 -(淬
火 +回火) -精加工 热处理所起作用:
扩散退火:消除凝固过程的枝晶偏析和区域偏析,均匀化学成分和组织。
完全退火:细化晶粒、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消除内应力和加工硬化、消除魏氏组织和带状组织等缺陷、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渗碳:使活性碳原子渗入齿轮表面,获得一定深度高碳渗层(一般碳含量:
0.85-1.05%,渗层深度: 0.5-2mm)
淬火 -回火:使齿轮表面获得高碳细针状回火马氏
体组织+少量残留奥氏体,
具有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以及接触疲劳强度;使
心部获得低碳板条回火马氏体
+少量铁素体组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韧性。
10-15 指出直径 10mm 的 45 钢(退火状态),经下列温度加热并水冷所获得的组织: 700℃、 760℃、 840℃。
答:解答此题需找到 45 钢的临界相变点 AC1 和 AC3(可查手册得知: AC1 =724℃, AC3=780℃)
700℃:将 45 钢加热至 700℃未发生珠光体组织向奥氏体转变,因此水冷时
无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所以水冷后的组织仍为退火状态的组织:珠光体+块状
铁素体
760℃:760℃介于 AC1 和 AC3 之间,在此温度加热保温,珠光体组织转变为奥氏体,但保留一部分先共析铁素体和未熔的渗碳体颗粒, 水冷时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所以水冷后的组织为:马氏体 +块状铁素体 +粒状碳化物
840℃:在此温度下保温, 铁素体 +珠光体组织将全部转变为奥氏体, 水冷后的组织为马氏体 +残留奥氏体
10-16 T10 钢经过何种热处理能获得下述组织:
1)粗片状珠光体 +少量球状渗碳体 2)细片状珠光体; 3)细球状珠光体; 4)粗球状珠光体;
答:热处理工艺(待论证);1)粗片状珠光体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