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庄地站在高高的莲台上,像仙女下凡,面带喜悦,勤劳贤惠地把朵朵杜鹃花撒向彝山,更像一尊肃穆、慈祥的护花巨神,日夜庇佑着这“地球彩带,世界花园,养生福地,避暑天堂”的百里杜鹃,每逢开花时节,看见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姹紫嫣红,群芳争艳,彝山人们就会想起杜鹃花神,祭祀杜鹃花神,都会不约而同的汇集到这里,瞻仰、叩拜心中唯一崇拜、信仰的花神——玛依鲁,祭祀、祭奠花神,祈求花王保佑地方百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六畜兴旺,福德安康,关于花神的故事很多,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荒瘠无毛之地,居住之人很少很少。一天,天空突然全部漆黑,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天破裂出九个大洞,洪水倾泄而下瞬间淹没了人间大地,除彝家神王吱嘎阿鲁外,所有的人都被淹死。神王用神法神力,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先堵塞了九个天洞,终于止住了从天而降的洪水。又用神杵穿凿坑洞以容纳地面洪水,又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地面洪水终于消尽,但原来的平地没有了,成了现在的山坡溶洞地形。
彝族神王“补天治水”顽强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天帝策举祖就派贤淑仁德漂亮的三女儿玛依鲁下凡,与神王成亲生子,帮助神王治理家园。神王赶山治水,填洼堵坝,让百姓牧、渔、耕,劳有所收,玛依鲁不怕劳苦,终年播撒杜鹃花,把彝家的荒山野岭变成树山花海。经过夫妻二人的努力,终于人间兴旺,万民安居乐业,片片杜鹃山连着山,花连着花,一个个杜鹃花海,似花的海洋,给彝民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祥和幸福。
正当阿鲁、玛依鲁恩爱夫妻,沉浸于民欢同乐的美景时,天帝策
举祖降旨三女儿玛依鲁:你下凡时限已满,凡愿可算完成,听召即返天庭。天啊,玛依鲁怎么舍得离开彝家百姓,彝家百姓又怎么舍得玛依鲁离开他们。情急之下,玛依鲁为了和丈夫,和千千万万的彝家百姓永不分离,突见她跪倒在地,朝天拜喊三声:“不孝三女玛依鲁,和夫君子民永不分离,恳请父王谅解”!话音未尽,瞬间化为杜鹃花播向所有的杜鹃山岭。从此,玛依鲁永远陪伴着漫山遍野的杜鹃树、杜鹃花。杜鹃树秋冬有绿色供彝民们欣赏,春夏有百花供彝民们享受。于是,彝民们对杜鹃树杜鹃花更是珍惜爱戴、崇拜、怀念玛依鲁,昵称杜鹃花为玛依鲁、索玛花,而且彝家自然而然把玛依鲁敬供为杜鹃花神,世代崇拜。杜鹃花已成了彝家人民心中永不凋谢的圣花。
朋交们,讲到此,您们一定清楚了吧,感受肯定跟我一样,花神传奇可歌可泣,花神庇佑故事很多很多。希望你们常来“花神”景点朝拜,“花神”一定护佑您们幸福愉快哟!
13、祭祀花神主题园:
各位旅客,我们来到了金坡祭祀花神主题园,这里神奇古怪的雕刻,讲述了远古的彝山人祭祀花神的传统习俗,展现了从古至今这里各族人民崇拜花神,敬供花神,祭祀花神的生动传承写照,看,高处有花神玛依鲁的坛位,位前有九种绚丽不同的颜色的杜鹃花,坛前有三牲祭祀贡品。有击鼓手在击鼓,旁有千里眼、顺风耳在观察东西南北天象,听闻四面八方民情。
花神玛依鲁与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永远相伴,成了彝山人民心中最为崇拜、美丽慈祥的杜鹃花神。从那以后,彝族人称杜鹃花为圣花、
索玛花、玛依鲁、彝人花。每逢杜鹃花开放时节,选择良成吉日,在这里集汇,举行朝拜,祭祀索玛花神。据说,祭花神当天的凌晨,彝家要选派九位美丽的姑娘,身着艳服,净面洗手,上山采集九朵颜色不同的杜鹃花,插入早已布置好的花神灵前瓶内,意为玛依鲁花神显灵登位。位前摆放好猪、牛、羊祭祀供品,香纸礼炮,祭祀队伍浩荡入列。随着布师:击鼓、鸣金、奏乐、鸣炮,祭祀开始,毕摩祭祀诵经,氏族祭祀敬供,彝家祭祀献技,各族祭祀共舞的司仪,祭祀仪式有序不乱的进行,古老肃穆,粗狂奔放狂野,潇洒轻盈流畅,告慰花神,庇佑人民安康,保佑花艳繁荣。现在每年参加祭祀花神人次成千上万,这里只是祭花神的古老传承缩影。好、请大家跟我去下一个景点。
14、杜鹃花神庙:
朋友们:现在我来为大家介绍杜鹃花神庙的来历意义:玛依鲁为了和丈夫、子孙们永不分离,也为了实现自己要让彝家所有山岭长满杜鹃树,开遍杜鹃花的誓言,就化成了漫山遍野的杜鹃树。彝家对玛依鲁十分崇敬,于是把玛依鲁的灵魂敬供为花神。
有了花神庙,彝家子子孙孙每逢杜鹃花开放时就可以朝拜、祭祀,祈求花神保佑彝家健康长寿、平安有福,花开更艳。为此,彝族先人合议彝家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请来名师寻其宝地、汇集能工巧匠,在玛依鲁花神修建庙宇,建造了这座花神庙。彝民们就塑造了花神像,供奉于花神庙内。并在每年杜鹃花开节择期朝拜“花神”称之为“祭花神”。自那以后,彝家世代子孙,每逢杜鹃花开时节,举
行祭祀朝拜祈求活动,不分男女老少,都到杜鹃花神庙里来朝拜敬供,纪念杜鹃花神的恩泽,祈求杜鹃花神护佑其平安幸福。这种彝民花节朝拜、祭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15、龙场九驿: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贵州土司霭翠归顺明朝被任命为贵州宣慰使。10年后霭翠去世,他的妻子奢香夫人继任宣慰使。朝廷派往贵州的总兵马烨是马皇后的侄儿,到水西后,专横跋扈,仗势肆意凌辱和压迫彝民,常伺机寻衅,意在激怒奢香夫人,激起战事。水西四十八部人马聚集宣慰府,请为奢香复仇围攻马烨。奢香深明大义,于是安抚四十八部首领,毅然决定上京告御状。
朱元璋接见了她。明白原委后,朱元璋大惊:“我叫他安抚,他这不是要激水西人造反、动摇大明的根基!”朱元璋一面热情招待奢香,一面将马烨召回南京问罪。皇帝的这一果断处理,感动了奢香夫人。为了进一步密切和朝廷的联系,发展水西的经济,她修建了东起贵阳,西至毕节的驿道。驿道长280公里(560里),设九个驿站,分别是龙场驿、六广驿、谷里驿、水西驿、西溪驿(奢香驿)、金鸡驿、阁鸦驿、归化驿、毕节驿。因第一是龙场驿,后人就将这九个驿站统称为“龙场九驿”。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一个女人主持修建这样浩大的工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条驿道的线路走向,居然同新中国修建的321国道基本一致,可见当年奢香的眼光是何等的高远。为纪念这位在历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彝族女英豪,景区设置了“龙场九驿”景点。表答人们对奢香夫人的万分崇敬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