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37335.64+0.66.49x1+9.6597x4+0.011+0.8904 R=0.999171 D.W. =2.43894 F=301.1427
2
5、经济学意义:
从以上的结果和检验可以看出,财政支出与GDP的增长以及
财政收入的增长存在着密切关系,根据乘数理论,这种购买性的财政支出对于国民收入的增长有倍数的促进作用。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如果财政支出适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那么它能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实际上并不可能存在这种倍数增长的作用。因为政府的财政支出对于私人的支出存在着一定的挤出作用,从而不存在理论 分析 的那种结果。虽然实际的财政支出并不能取得像凯恩斯乘数那样的理论上的效用,但是在我国现阶段政府的财政支出仍然对GDP的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目前 的经济发展从总体上说仍然是比较低的,需要政府财政支出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的公用事业和基础建设投资的需求还很大,在公共物品提供的数量和质量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大的不足。所以,必要的政府财政支出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文教科卫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投入需要,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应加大对社会文教科卫方面的支出。尤其是应该加大对社会文教费用的支出,但是我们也看到这种投入
13
的随机性比较强,没有长期持续地大力发展社会文教事业,改革开放二十年中,社会文教费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就有三个不同的下降和上升的趋势。我国政府对于社会文教的财政投入是有正面效应的。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更应该增加人力资本的支出、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提高其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作用。而对于基础设施投入的资金,我们认为应作为在建项目的后续资金,而不应再增加对新项目的投资,因为这会导致盲目的重复建设。总的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教支出即财政支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财政支出的积极作用从以上的结果和检验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增量与人均GDP的增量的增长存在着关系。此模型的缺陷之处对现实的解释能力不是很好,同时在理论上还只有GDP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比较大,财政支出与人均GDP的理论还不成熟,人均GDP增加后,所得的税收增加,财政收入也会增加,用于财政支出的自然增多。另一方面,虽然实际的财政支出并不能取得像凯恩斯乘数那样的理论上的效用,但是在我国人均GDP对政府的财政支出仍然对的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上说仍然是比较低的,需要政府财政支出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均GDP的增长有利于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也导致公共产品和公用事业和基础建设投资,可调节经济发展,从而促进社会进步。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