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吸光度(446nm)与维生素B2溶液浓度的关系图。由此图可以看出,吸光度与维生素B2溶液浓度成正比关系,即y=0.0027x+0.0075,这与“Beer-Lambert Law”相符合,而且未知溶液在446nm处的吸光度为0.18,由此推断未知溶液浓度为63.89mg/L。 二、荧光光谱仪(F-2700)测试试样的荧光光谱
1.选择荧光的最大发射波长521nm为监控波长,改变激发光的波长,测量荧光强度变化,以激发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可获得激发光谱。
2.将激发光波长固定在371nm处,然后扫描发射波长,测量不同强度处的荧光强度,即可获得荧光发射光谱,同时发现520nm处的荧光强度最大。
装 订 线
3.荧光强度关于卫生毒B2浓度的关系
下图为激发光波长为371nm,接受光波长为520nm的荧光强度关于维生素B2溶液浓度的关系图。从此图可以发现荧光强度并不与浓度呈严格的正比关系,这是由于浓度较大时,激发分子与溶剂分子或者其它溶液分子相互作用,发生能量转移,导致荧光强度减弱或消失,即发生浓度猝灭现象。
三、维生素B2红外光谱分析
由于400-1900nm-1处点过于密集,峰的位置比较难看出来,因此再作图如下
以上两图为维生素B2的红外光谱,根据图中红外光谱吸收峰位置,并对照提供的各个官能团的吸收峰位置,可以分析出该样品包含的官能团有:波数在3400附近的苯环特征峰;波数在1440——1640附近是苯环上碳原子单双键的吸收峰;波数在1150附近是羟基的特征峰,且720左右的峰值时的O-H面内弯曲振动的标志;波数在1730附近是羰基的特征峰,且为伸缩振动。在2970附近,有峰值,这源于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的对称与不对称伸缩振动;在1490附近有强吸收,这源于C-H的面内弯曲振动,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确定化合物中的官能团有甲基、亚甲基、次甲基、羰基、羟基和苯环。这个结果与实验样品相符合。下面查得中国药典红外光谱中维生素的红外光谱:
六、思考题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分析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操作?
答:根据“Beer-Lambert Law”,光被透明介质吸收的比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而与光穿过介质的光程以及介质的浓度有关,即It/I0=(1-R2)exp(-βt) ,β又和介质浓度成正比。变形得: lg(I0/It)=kct,其中lg(I0/It)为吸光度,故吸光度与介质浓度成正比关系
具体操作方法是,通过标准溶液作出维生素B2溶液吸光度与浓度关系的标准曲线,再通过未知溶液所测定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找,进而得到未知溶液的浓度。 2.材料的荧光强度是否与浓度成正比?
答:不成正比关系,随浓度升高荧光强度偏离正比关系,会低于正比关系值。这是由于浓度较大时,激发分子与溶剂分子或者其它溶液分子相互作用,发生能量转移,导致荧光强度减弱或消失,即发生浓度猝灭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