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44: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

歌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鄂教版

教学过程

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5岁,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

1. 读题、解题:(1)师强调“吟”的读音。“吟”是怎么意思?吟,古代一种诗体。(2)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有太阳落山的意思)这里交代的是(时间)(3)“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地点)

二、初读古诗,感受画面。

1.自由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想一想: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2.(点读——齐读)读完古诗你有什么感受?(景色美丽、喜爱……)

3.读诗初步感觉很重要,老师读这首诗也有自己的感受,我想通过我的读表达出来。

三、品析古诗,体会情感。

1.思考、讨论: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

的哪些特点来写的?(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2.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3.重点理解词语。

(1)“残阳”是什么意思?(落山的太阳光)

(2)“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

(“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4.质疑: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6.学习后两句诗。

① 指名朗读后两句诗。

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诗人描写了夜晚的明月和露珠)

② “可怜”是什么意思? (可爱)

九月初三:是指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这句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

③ 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④ 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⑤ 想象全诗意境,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

(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碧绿色,一半呈现红色。在月色朦胧的夜晚,仿佛我们来到了江中的小岛上,看到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弓一样的月儿,月儿倒映在水中,草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像珍珠一样可爱,你们看到了吗?)

⑥ 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⑦ 齐声朗读

请同学们有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诗人对傍晚时分江面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

课堂小结

景色的美体现在哪里?诗人用他的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几 个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诗意,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笔下的美景。

课后习题

1、 背诵古诗。

2、这首诗作者 ;诗中表现红日西沉时景色的诗句是: , 表现新月东升时景色的诗句是: 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板书

暮江吟

读 红 夕照

悟 美 景

赏 夜

《雪梅二首(其一)》赏析

【原作】

雪梅二首(其一)—— [宋 ]卢梅坡 雪梅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 。全诗 瑟瑟 真珠 弓 月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

卢梅坡: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

雪梅争春未肯降:意思是说,雪花飞扬,梅花竞放,好像它们 都是为了争得春色而谁也不肯认输。降(xiáng):认输,服输。 骚人:诗人。阁:同“搁”,放置。

费评章:费心思评判。评章,评论,评判,评议的文章,这里 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须:虽,虽然。 逊:差,不如。

输:此处有“少”的意思。 一段香:一片香。 【古诗今译】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难坏了诗 人, 难写评判文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 但是雪花却少 了梅花的一片幽香。 【赏析】

卢梅坡,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关于他的历史记载很少,仅存 的几首诗中,《雪梅》二首最为有名。

本篇是一首咏物说理的七言绝句。咏物贴切自然,合乎情理, 说理精辟深刻,很有启示性。当属精品,值得一赏。尤其评梅之语, 入木三分,非梅之知音不可然也。

古往今来,诗人往往大多都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雪和梅 透露着春的信息, 梅因雪更显出高尚品格的缘故吧。 南朝苏子卿在 《梅花落》 中说“只言花是雪, 不悟有香来”。 王安石在 《梅花》 中说“遥 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晁补之在《盐角儿》中说“开时似雪,谢 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当代毛泽东 在《卜算子·咏梅》 中说“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 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 丛中笑。”虽然角度不同,但不外乎以雪、梅为报春的使者,冬去春 来的象征。 但在卢梅坡的笔下, 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 都认 为各自占尽了春色, 装点了春光, 而且谁也不肯相让。 诗人从视觉—— 雪比梅白和嗅觉——梅比雪香入手, 一色一香, 一长一短, 观察入微, 评判独到。 这种写法, 实在是新颖别致, 出人意料, 巧妙地道出了雪、 梅各执一端的根据,揭示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真正原因。 在作品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是意在言外的,诗人借雪和 梅的争春, 告诫人们世上万物都各有千秋, 无论何人都各有所长。 取 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万不可以己之长而轻人之短。 这首诗文字生动精炼,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f5154dgiw77t6k14pg60zn011onzd01ak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