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4)
解:先计算入净化装置前气体中各组份的量: 组份 mol % kmol?hr-1 CO2 34 680 H2 45.5 910 CO 20 400 N2 0.3 6 H2S 0.1 2 H2O 0.1 2 总量 100 2000 已知出净化的气体中:(H2-CO2)/(CO+ CO2)=2.05 设在净化中脱除的CO2为X kmol?hr-1,则可列出下式:
((H2-(CO2-X))/((CO-0.01X)+(CO2-X))=2.05 解得:X=646.15 kmol?hr-1(即净化装置中脱除的二氧化碳) 净化后:CO2=680-646.15=33.85kmol/h
CO=400-646.15×0.01=393.54kmol/h
H2S和H2O都为0,H2和N2量没有变化,仍分别为910 kmol?hr-1和6 kmol?hr-1 总量=33.85+910+393.54+6=1343.39 kmol?hr-1
7-49 某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厂,进入氨合成装置的新鲜气量115670Nm3?hr-1,其中含惰性气体1.1%(v%)为保证系统的正常操作,进出本装置的惰性气体应保持平衡。排出的惰性气体,一部分随同溶解在产品氨中排出;另一部分在合适的部位,排出适量气体,随同带出需排出的惰性气体,其称之为弛放气。已知在操作状态下惰性气体在产品氨中的溶解量为4Nm3?tNH3-1,产品氨量为41.67t?hr-1,排出弛放气中的惰性气体含量为19%。则排放的弛放气量和其中的惰性气体量(Nm3?hr-1)分别是( )(精确到小数后一位):
(1)6696.7 1272.4 (2)6477.4 1230.7 (3)5819.4 1105.7 (4)6144.2 1167.4
答案:(3)
解:已知:新鲜气量:115670 Nm3?hr-1,其中惰性气占1.1%;
惰气在液氨中溶解量:4 Nm3?tNH3-1;产品氨量:41.67 t?hr-1;弛
放气中惰气占19%。
则从弛放气中排出的惰气量:
115670×1.1%-4×41.67=1105.7 Nm3?hr-1 弛放气量:1105.7/0.19=5819.4 Nm3?hr-1
7-50 某强放热反应在列管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内进行,管内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由管外的热载体道生取出,进入反应器管间的是150℃的液态道生,道
生在列管外于300℃下汽化,离开反应器管间的道生蒸汽为300℃,反应器放出1.054×106 kJ?hr-1的热量,热损失按反应放出热量的5%计,则所需的道生循环量与以下计算结果最接近的是( )。
已知液态道生在150~300℃的平均恒压比热容为2.72 kJ?kg-1?K-1,300℃下道生的汽化热为60.28 kcal?kg-1
(1)1 596 kg?hr-1 (2)1 516 kg?hr-1 (3)1 676 kg?hr-1 (4)2 138 kg?hr-1
答案:(2)
解:道生150℃(l)→300℃(g) 以1 kg液态道生为基准,上述过程
吸收热量Q=2.72×(300-150)+60.28×4.1868=660.38 kJ 反应放热1.054×106 kJ?hr-1,考虑换热损失5%
道生循环量 W=(1-0.05)×1.054×106/660.38=1516.25kg?hr-1 7-51 正庚烷和乙苯混合物中含正庚烷42%(摩尔百分数,下同)、乙苯58%,在101.3 kPa下精馏。进料为112.5℃的饱和液体,塔顶产品和塔底产品也均为饱和液体,温度分别为99℃和135℃,物料衡算列于下表。 塔顶冷凝器取走热为2.298×106 kJ?hr-1。计算并选择再沸器的热负荷近似值为( )。
已知:正庚烷和乙苯的平均热容分别为 cp1=217.3 kJ?kmol-1?K-1 cp2=181.7 kJ?kmol-1?K-1
(1)2.35×106 kJ?hr-1 (2)5.34×104 kJ?hr-1 (3)2.35×105 kJ?hr-1 (4)2.35×107 kJ?hr-1
答案:(1)
解:计算基准为 1 h,基准态为 0℃:
设进料塔顶产品和塔底产品热流分别为Q1、Q2和Q3,冷凝器取出热量为QD,再沸器传入热量为QW。
热量平衡式为
Q1+QW=Q2+Q3+QD ① Q1=(X1·Cp1+X2·Cp2)t1
=(20.3×217.3+28×181.7)×112.5
=1.0686×106 kJ?hr-1 ② Q2=(X21·Cp1+X22·Cp2)t2 =(20×217.3+0.63×181.7)×99
=0.4416×106 kJ?hr-1 ③ Q3=(X31·Cp1+X32·Cp2)t3
=(0.30×217.3+27.37×181.7)×135
=0.6805×106 kJ?hr-1 ④
将式②、③、④及已知QD值代入式①中得
QW=Q2+Q3+QD-Q1=(0.4416+0.6805+2.298)×106-1.0686×106 =2.3515×106 kJ?hr-1
7-52 在设计中遇到下列问题时,请找出所要查找的标准规范 甲——划定爆炸性环境危险区域及范围; 乙——划定罐区防火等级,确定防火间距; 丙——有关排放污水的分类及允许排放浓度; 丁——有关工厂车间防尘通风要求。 相关标准规范
①《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②《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④《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
(1)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2)甲-②、乙-③、丙-④、丁-①; (3)甲-②、乙-①、丙-③、丁-④; (4)甲-②、乙-①、丙-④、丁-③。
答案:(2)。即:划定爆炸性环境危险区域及范围, 应查找《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划定罐区防火等级,确定防火间距, 应查找《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排放污水的分类及允许排放浓度,应查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有关工厂车间防尘通风要求, 应查找《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7-53 下述哪些是适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多选题)
(1)焦、煤堆场; (2)粮库;
(3)生产TNT工厂; (4)某石油化工厂常减压装置。
答案:(1)(2)
提示: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指出:本规范不适用于炸药厂(库)、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的生产区等。
7-54 某压缩焦炉煤气的压缩机厂房,大小为12m×60m、高7m,厂房体积为5040m3请指出下列哪些是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
(1)焦炉煤气的爆炸界限为5.0%~28.4%,其压缩厂房设计应按甲类火灾危险厂房考虑;
(2)该厂房柱子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
(3)厂房门窗作为泄压面积,其东南西北侧各设一扇门,每扇门大小为2.5m×2m;窗2m×2m的36扇、1.5m×2m的36扇;
(4)该厂房的西侧即是厂区主干道,其西侧大门直通主干道,有利于设备运输和发生事故时人员的疏散。
答案:(4)
提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该煤气爆炸下限<10%,则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类。该厂房应按防爆设计,其中(1)、(2)是符合规范的;题中(3):门窗作为泄压面积,应满足其与厂房体积比值(m2?m-3)为0.05~0.22,现计算其泄压面积为272m2,厂房体积为5040m3,其比值为0.054也符合规范要求。根据规范3.4.4条“泄压面积的设置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而题中该厂房西大门直通厂区主干道,因此(4)不符合规范。
7-55 从安全考虑工艺设备布置,以下哪些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多选题) (1)加热炉等明火设备应集中布置在装置的边缘,应远离可燃气体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设备及储槽,并应布置在这类设备的上风向;
(2)装置配电室与CO压缩厂房的距离为10m(CO在空气中的爆炸界限为12.5%~74.2%);
(3)装置配电室与丙烯压缩厂房的距离为10m(丙烯在空气中的爆炸界限为3.4%~10.3%);
(4)甲醇精馏装置与控制室之间的距离为12m(甲醇的闪点为11℃)。
答案:(3)(4)
提示:①因为丙烯在空气中的爆炸下限<10℃,属甲类可燃性气体,按规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