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及对策(终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7 22:22: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及对策——以海南省为例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根据任曼丽(2012 (3):57-59)对青年旅游者在全体旅游者中的比例调查研究,目前在世界各旅游目的地为:美洲42.9%,欧洲49%,非洲34.0%,亚洲38.7%,大洋洲34.0%。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放宽高考年龄限制,目前我国旅游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青年大学生,这些青年大学生已经成为目前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我国的在校大学生达到了2500多万人,这个数量在世界其他国家是绝无仅有的。这同时也带动了我国高校学生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随着国内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学生旅游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大学生旅游消费群体也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被关注群体,已引起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和旅游市场的研究。

2. 研究意义

当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层面的要求慢慢提高,旅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随着交通越来越方便,在小长假以及周末出去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旅游市场越来越活跃。大学生旅游市场也成为了旅游行业不容忽视的一个潜力巨大的旅游细分市场,作为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最强的一个群体。因此,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群体,是需要被特别关注的一个群体。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大学生的旅游产业会不断地得到快速地发展,同时开展对大学生在旅游中的影响分析,能够对其在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在将来的一段时间我国的大学生群体必将成为旅游业强大的消费主力,主要是因为目前大学生群体庞大,拥有的社会资源有限,经济上不能够完全独立,自身的消费能力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这就是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因此,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及对策,不仅为当前大学生社会实

1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及对策——以海南省为例

践活动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及大学生旅游行为的规范提供实际参考,而且还为高校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观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本论文先介绍国内外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相关理论,包括大学生旅游相关概述及大学生旅游消费相关理论。然后,进行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以海南省为例,通过介绍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提出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特征。最后,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出对策和建议。

2. 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本研究通过整理和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学者在大学生旅游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借鉴。

(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釆用现场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通过筛选样本、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并统计等步骤收集所需数据,并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相关理论概述

(一)旅游动机与偏好理论

关于旅游这个概念的定义,国外著名的学者John L. Crompton(1979.6(4):408-424)和Um S, Crompton J L.(1990.17(3):432-448.)在其著作中,阐述出了具体的定义,将旅游定义为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各种关系的总和。这一定义后来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并被称之为艾斯特定义。

2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及对策——以海南省为例

旅游动机是诱发旅游者产生旅游行为的内在动力。马斯洛 (Abraham Maslow) 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关于动机的伟大研究。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的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或情感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并且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具有层次关系,只有在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会被激发。Woodside, A G Sherrel D(1977.16(1): 14-18)提出了旅游动机的推拉理论 (push and pull) ,其中推的因素是指由于内在的不平衡或紧张引起的动机因素,这一因素促使旅游愿望产生;而拉的因素与目的地的吸引物相联系,由游客的认知作用于动机。

旅游偏好也是一种旅游倾向,是旅游者对于某旅游对象的肯定的基础上的一种行为倾向。影响旅游偏好的因素包括对于事物持有的态度的强度和获取的相关信息数量和质量。当旅游者对事物的倾向性信息获取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 则越容易形成对事物的偏好,反之亦然。

(二)旅游消费行为相关理论概述

众所周知,旅游者是发生旅游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旅游行为发生的一个核心要素;对于旅游行为则主要表现为旅游者进行旅游的这个过程。通俗地讲,旅游者在不断认识、购买以及消费和评估旅游产品的这一个过程就是对旅游消费行为的阐释。胡森(2013(7):18-20)认为,简单的说,旅游行为就是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全过程的心理以及行为的一个总和的过程。因此,为了更好的分析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相关理论,本文主要从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理论、消费者空间行为理论、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等方面开展分析,具体如下所示:

1. 旅游者的目的地决策行为理论

旅游者目的地决策行为实质是指旅游者的选择行为,在这过程中,其选择受到自身特征及外界环境的影响。自身特征主要包括旅游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 而外界环境则包括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以及客源地的社会文化环境。旅游目的地决策是旅游者在内外因素条件下做出的复杂综合选择的过程,在大学生旅游市场中,大学生自身的特征与外部环境对其旅游消

3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及对策——以海南省为例

费行为的影响较大,主要是因为在大学生选择的过程中有三个变量:外部因素,指社会和市场环境双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倾向于优质而低价的旅游目的地,比如丽江古城、周庄等;内部因素指旅游者的社会心理特征 (个性、动机、价值观和态度),大学生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但对价格有要求;认知则是由旅游者本身影响下代表了旅游者整合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

2. 旅游者空间行为理论

旅游行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旅游行为指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行为,主要指旅游目的地的消费行为。广义的旅游行为则包括游客旅游前、中、后这几个过程,涵盖游客从客源地出发前到旅游目的地,再到回到客源地的行为。本文研究中的旅游行为主要指广义的旅游行为,主要包括游客在离开客源地后的一系列行为。

旅游者空间行为指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以及在旅游目的地期间的地域上的活动。根据旅游活动范围旅游空间活动可以分为大、中、小三个尺度, 不同尺度的旅游空间活动特征是不同的。大尺度的空间行为是指旅游地点涉及到外省以及国际,并且其旅游的类型也多是级别较高的旅游景点,游客会把关注点集中在旅游目的地,对沿途关注较少。中小尺度的空间旅游行为多集中在居住地附近,旅游过程中会较多的注意沿途的风景。大学生的旅游行为主要以短途旅游为主,花费在大学生的承受之内;中、远途旅游较少,主要还是因为资金不足。

3. 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

旅游者消费行为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消费行为。它主要是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享受之需要而进行的各项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方面的消费的总和。旅游消费行为的核心内容是旅游消费。旅游消费则指旅游者为了其旅行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发生的消费,其包括旅游行为发生之前和之后的消费。

旅游消费的过程是一个与旅游行业中利益相关者相互影响、互动的过程。对旅游消费者来讲,旅游产品是一个集销售、消费于一体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由旅游产品决策行为、旅游时空行为、旅游后消费评价行为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消费特点所构成。而旅游产品本身是无形的,

4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及对策(终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fcn850e4l97tl27ll4g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