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简介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7:02: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布依族崇拜龙图腾,这从流传下来的许多有关龙的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出,如罗平收集到的就有《黑龙斗白龙》《神龙战铜鼓》等神话,而服饰上布依族人喜欢以铜铸“龙宝”挂在身上作饰物,上扎各色花朵,以示吉祥。龙布依族服饰上常见的波纹、漩涡纹图案就更为抽象,几乎接近几何图形,有的学者认为这是象征符号,象征的是南北盘江,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笔者觉得波纹图案,也许是龙图腾的变形,因为龙是皇家的象征,而布依族又以龙为图腾,为了避讳所以在制图时就以简代繁,以龙纹图饰象征龙图腾。

2.鱼图腾

布依族是种植水稻颇为悠久的民族,村寨一般依山傍水,因而熟悉鱼的生殖繁衍过程和习性。布依族原始先民以鱼为图腾崇拜物,并从鱼身上抽象出在布依族服饰及蜡染中常用的三角纹和菱形由于鱼产子多,其腹内多子,因此鱼的原始寓意是象征生殖,对鱼的崇拜是对鱼的生殖能力旺盛的崇拜。

现镇宁慕役一带的布依族,在生育后的中年妇女,都要改戴银碗。碗上织有水纹和鱼、虾、蟹等图案,银碗下吊有一对小银鱼,走起路来,叮吟作响。布依族蜡染图案,以鱼为题材的图案还有:以鸡和鱼为题材的蜡染,象征万事吉利,年年有余(鸡有“吉”的谐音,鱼有“余”的谐音)。鱼纹和莲纹组合象征“年年(莲莲)有余(鱼)”等。布依族民间流传着各种关于人鱼结合繁衍后代的神话传说。

22

3.其他图腾

谷粒纹与谷神崇拜有关,鱼骨纹来源于鱼图腾,水波纹、漩涡纹与水崇拜有关,螺旋纹与蛇崇拜有关,龙纹来源于龙图腾,圆圈纹与太阳崇拜有关,云雷纹来源于天崇拜,齿形纹与山崇拜有关。如云南罗平、黔西南的布依族妇女传统上有一种“牛角帕”头饰,妇女头上包裹着两只尖角往左右延伸的帕子,形状恰似两只牛角,这实际上是布依族先民“牛”图腾崇拜的遗迹。

至于花草和其他动物的图案在布依族服饰上也极为常见,比如竹是布依族的图腾之一,布依妇女的竹壳长帽就用竹皮假壳制成,上系花头帕,以示对竹的尊崇,而花帕上还有牛羊鱼龙图案,布依语叫“万私”,象征“万贯金银”;有太阳海水图案,布依语叫“荅令”,象征着光明和幸福。布依族服饰上还有一些花纹图案,其原型物象在漫长历史的消磨中已弱化了原先的物象特征,或发生了变形,有的只成为一些几何形图案。再如布依族服饰上常见的“ 卍”形,这个图案在藏族文化中是太阳形象的变形、抽象,是象征光明的符号,在苗服饰中也常见这个图案,布依族服饰上的“ 卍”很可能就隐含着太阳神话的意义。 布依族妇女服饰

布依族喜欢穿蓝、青、黑、白颜色的衣服。男装各地基本相同,青壮年男子头戴青布或花格布头帕,身穿对襟或大襟短上衣,一般为内白外青或蓝,裤为大裤脚长裤。妇女的服饰类型较多按服饰结构要素分类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以镇宁扁担山地区为代表,妇女上穿大襟短衣,下着蜡染百褶长裙,系花边围腰。上装的底色为黑色,袖口衣脚、两襟边沿配有织锦和蜡染图案,领扣和托肩用古色古香的印章图案做花。衣服无扣,用布带系于左侧。

未婚少女头戴方形织锦花帕,并以假发和青丝合编成粗辫缠绕花帕于头上,显得大方秀美。上着青色紧身斜襟短衫,腰窄摆宽,前襟从中缝顶上直斜向右腋,形成一条领排,领排上绣花。袖口和衣边镶两指宽的五色花布条。下着百褶长裙,裙长掩至脚跟,以白底蓝花的蜡染布做成,圆点花形,排列整齐,精巧别致。腰系上端绣有五色花朵图案的青布围腰,既美观又素净。少女头包着由鱼、鸟、虾等五色图案组成的织锦头帕,留一根长辫。

未婚姑娘梳拱桥形发髻,披向脑后,再在髻上由前往后插一根根签簪条,婚后改银簪为银碗。老年妇女将发倌成拱桥髻,不用银簪和银碗,称作“乜帽”。这类“梳高头”服饰工艺精致、绚丽美观,给人以步履轻盈、威俊可爱的美感。 穿大襟长衫披漫肩,着长裤,袖口和裤脚均绣有“栏杆”图案,腰问先系上洁白的腰带,再扎上绿色布带短围腰,围腰上绣着各种花卉图案。姑娘婚前梳辫后垂,婚后倌发戴簪。鞋尖细小上翘,上面绣花,式样独特,显得朴实雅致。缠大格花帕,夏天倌“锅圈”,冬天倌“三角帽”。上装大襟右衽,领口、衣边沿镶一条宽寸余许,长丈余的“栏杆”花边,用花边镶接不同色布做的漫肩在肩背上。裤肥、裤脚宽约一尺。腰围红、绿色绣有花卉图案的短围腰,配以银质链条或花布条。脚穿圆口白布鞋或绣花鞋,工艺精细。这类型服饰衣短袖宽、上下和谐,特别适宜气候炎热、山高坡陡的地方穿着。

综上所述,各类服饰的共同特点是:传统女装大都着右衽大襟衣,宽裤脚长裤或蜡染布百褶裙,领口、衣边镶绣花边头,头饰梳独特的“梳高头”发型,爱佩

23

戴银饰,常用花格布作包头帕,特别讲究在包头布的末尾处镶绣极为鲜艳的花纹图案坦露在头顶上方与护发银头簪之间,显得洒脱大方、俊俏美丽。习惯上内衣的袖口较外衣长而且小,而外衣袖口则大而短,内外衣袖口处所绣织的花纹图案十分讲究,看上去内外衣袖长短协调,袖口外露的花色层次重叠和谐,格外醒目受看。脚上穿十分精美的翘头花绣鞋。整套服装可以说是集纺织、蜡染、扎染、挑花、织锦、刺绣等手工艺术于一体。

布依族蜡染图样 布依族刺绣图样

六.彝族服饰 彝族简介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彝族服饰简介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彝族服饰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现,可将彝族服饰划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分为若干式样。这里介绍其中几种。

24

1.凉山型

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邻各县,以及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由于大小凉山天堑壑障的隔绝所造成的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形态一一奴隶制,其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 凉山男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男子发式为传统的“天菩萨”,即蓄一绺长发椎髻于头顶头,大多头上盘缠黑色或深蓝色长巾,且常裹成一尖锥状,斜插额前,称为“英雄结”,左耳戴蜜腊珠、银耳圈等饰物。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裤脚之分,佩饰最富特色即为“图塔”,是斜挎于身上的佩带,用细牛筋编织成带,带面镶以白色砗磲片。妇女着裙,戴头帕,生育后戴帽或缠帕。双耳佩银、珊瑚、玉、贝等耳饰,重颈部修饰,戴银领牌。下着百褶长裙,成年裙分为三节,上节为裙腰,中节成筒状,下节多皱褶。多在腰际佩挂一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饰各种纹样,下端缀以五色飘带,用于盛物。

25

搜索更多关于: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简介 - 图文 的文档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简介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ffrj4lnuh6trx116681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