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4 6:07: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感叹历史兴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下片,作者为什么极力称赞孙权?

(4)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6.交流展示探讨结果。

上片 问江山 极目远眺 中原已非己有 叹兴亡 纵观历史 英雄随水东流 下片 赞孙权 年少有为 坚决抵抗强敌 讽朝廷 苟且偷安 无人奋发图强

7.小结词作赏析,点出手法。

(1)用典故

(2)借古讽今

8.课后

请诵读苏轼的词,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进一步感受豪放派词风的特点

四、课内小结。 五、作业

1.本词选自《稼轩长短句》,“南乡子”是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 。

2.“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 (作者)《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思感慨 。

3.表达该诗主旨的诗句是: 。

4.本词表达诗人 的怀念,并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有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5、抄写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反思】

17

第三课时 教师寄语: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学习目标】

1、 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品味诗歌的语言。

2、 理解后两首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在诗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并能背诵、默写。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1、 了解诗词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 2、 背诵,默写五首诗词。 【学习过程】 一、学习《满江红》 一)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南宋初抗金名将。其祖世代务农。家贫,力学,自幼喜读《左传》和孙武、吴起的兵书。后从军,屡破金军,以恢复中原为已任。历官荆湖东路安抚都总,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枢密副使等职。绍兴十一年(1141),大败金兀术,进军至朱仙镇(在今开封南四十五里),大河南北闻风响应。正要乘胜前进,收复北方失地之时,宋高宗赵构采用秦桧奸计,一日之内发十二道金牌迫其退兵。至临安,以“莫须有”罪名为害。孝宗淳熙六年(1179)赐谥武穆。宁宗嘉定四年(1211),追封鄂王。 二)相关背景

绍兴四年(1134)秋,岳飞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当旌节发到鄂州(今武昌)时,全军将士欢欣鼓舞。一天,雨歇云散,江山明丽,岳飞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吟咏了这首词。 三)自学导航

1、完成下列划线处的注音。

靖康耻( ) 胡虏肉( ) 朝天阙( ) 2、解释词中词语。

怒发冲冠: 潇潇: 长啸: 靖康耻: 朝天阙: 3、概括上下片内容。

上片:抒写作者渴望卫国杀敌立功的情怀和抱负。

下片:申述作者雪耻复仇、重整乾坤的豪情壮志。 4、岳飞一生的追求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

还我山河 四)文本研习

1、请举出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意思相同的古诗文语句。(至少列举出两篇作品中的句子)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元·高明)

18

2、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此句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步骤一)主要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步骤二)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 (步骤三)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足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表现了岳飞英勇的信心和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 五)课堂检测

赏析词句(运用发散型思维从多角度赏析) ①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描绘了一个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②“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说明了岳飞高尚的人生观,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与土”;“云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既形象又很有诗意。

二、学习《朝天子咏喇叭》

1、 这首散曲以一个什么这了贯穿始终,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2、全曲表面上句句是在咏喇叭,实际上作者要表达是什么?你能作简要分析吗?

3、背诵这首散曲。这两首词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词

【教学反思】

19

第七单元

25《 桃花源记》 第一 课时

教师寄语:学问,学问,不耻下问,才有学问。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

2、准确朗读课文,并借助于注释疏通文意。 【学习重点】

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了解其意义及用法。 【学习过程】 一、检查布置的预习

1.认识作者,了解时代背景(多媒体展示)

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年,政治非常黑暗,封建剥削压迫十分残酷,加上连年内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作者本人因憎恶黑暗的官场,毅然选择了躬耕田亩的生活道路。在长期的躬耕生涯中,他逐渐体验了普通农民的欢欣和痛苦, 了解了他们的愿望,形成了独特的生活理想。“桃花源”便是他根据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农村生活感受而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

2.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刘子骥 诣太守

3、填空《桃花源记》是 代大诗人 的名作。 二. 朗读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录音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注意朗读要求: 1) 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3、学生齐读,读出感情和韵律。 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要求学生领会掌握加线字的含义(多媒体展示) 缘溪行( ) 落英缤纷( ) 便扶向路( ) 诣太守( ) 遂迷( ) 欣然规往( ) 2)古今异义词

古义 今义

交通: 交错相通 邮电运输事业的总称 妻子:妻子和儿女 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山穷水尽的地步 无论:不要说,更不要说 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如此: 这件事 这样 像这样 鲜美:(指色彩)鲜艳美丽 指食物味道好

俨然:整齐的样子 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20

搜索更多关于: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的文档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fkis1pavl4ncj33rqot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