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必修部分 模块2 第3单元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2 6:12: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的改变。

②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碱基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病毒性状改变,广义上也称为基因突变。

(2)误认为基因突变会使得基因“位置”或“数目”发生改变或错将基因中“碱基对”缺失视作“基因”缺失

[点拨]基因突变仅改变了基因内部结构,产生了新基因,并未改变基因位置,也未改变基因数量——基因中碱基对缺失,只是成了新基因,即基因仍在,只是“以旧换新”,并非“基因缺失”。

(3)将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新基因”与“产生等位基因”混淆

[点拨]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

〔对应训练〕

1.(2019·山东烟台模拟)如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B )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解析] 首先由赖氨酸的密码子分析转录模板基因碱基为TTC,确定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G,①③处插入、缺失碱基对会使其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④处碱基对替换后密码子为AAA还是赖氨酸,②处碱基对替换后密码子为GAG,对应谷氨酸。

考向二 基因突变类型的判断

例2 (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后,

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B )

A.该突变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 B.该突变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C.该突变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D.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

[解析] 突变型雌果蝇的后代中雄性有1/2死亡,说明该雌性果蝇为杂合子,该突变可能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若含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则子代中会出现一种表现型,且不会引起雌雄个体数量的差异;如果该突变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相关基因用D、d表示,则子代为1XDXd(突变型♀)∶1XdXd(野生型♀)∶1XDY(死亡)∶1XdY(野生型♂),B项符合题意。若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则子代中会出现一种表现型,且不会引起雌雄个体数量的差异。

技法点拨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方法

(1)理论依据

显性突变:aa—Aa 当代表现

隐性突变:AA—Aa 当代不表现,一旦表现即为纯合子

(2)判定方法:①选取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即野生型)杂交,根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 a.若后代全为野生型,则突变性状为隐性。 b.若后代全为突变型,则突变性状为显性。

c.若后代既有突变型又有野生型,则突变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让突变体自交,观察后代有无性状分离而判断。 〔对应训练〕

2.某农场种植的数十亩矮秆小麦中,出现了若干株高秆小麦。生物兴趣小组对该变异性状进行遗传学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变异性状是否能够遗传,最为简便的方法是让高秆小麦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高秆性状。

(2)该性状最可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题中所述体现了基因突变低频性(稀有性)的特点。该变异性状对小麦本身是有利(填“有利”或“不利”)的,对农业生产来说是不利(填“有利”或“不利”)的,由此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有利(有害)的相对性。

(3)已知该性状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若要判断该突变性状的显隐性,应选择的实验方案是让该高秆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

①若后代出现高秆小麦,说明突变性状为显性; ②若后代全为矮秆小麦,说明突变性状为隐性。

考点二 基因重组

ZI ZHU XUE XI TAN JIU TI SHENG

自主学习·探究提升

基础梳理

1.概念

2.类型

(1)自由组合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重组(如下图)。

(2)交叉互换型: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导致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重组(如下图)。

(3)基因工程重组型:目的基因经运载体____导入受体细胞,导致受体细胞中基因发生重组(如下图)。

3.基因重组的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型,导致重组性状出现。 4.意义

(1)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2)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3)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巧学妙记:

巧判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偶尔出现一个→基因突变

变异个体数量→?

出现一定比例→基因重组??

思维辨析

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和重组性状,不能产生新基因和新性状( √ ) (2)原核生物不存在基因重组,而真核生物的受精过程中可进行基因重组( × ) (3)Aa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 × )

(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 )

(5)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根本的原材料( × )

(6)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都能使染色体上原来的基因位置出现等位基因( √ ) (7)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也不存在基因重组( × )

延伸探究

如图a、b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分析:

(1)图a细胞处于什么时期?细胞中的1、2号染色体发生了什么变异?

(2)图b细胞处于什么时期?该细胞名称是什么?在该时期细胞中可发生哪种变异? (3)二倍体生物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一定能发生交叉互换吗?为什么? [提示](1)图a细胞处于四分体时期。细胞中的1、2号染色体因交叉互换发生了基因重组。 (2)图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该时期细胞可发生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必修部分 模块2 第3单元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fndu9wrpr9x6b742rz56u75f0b43501dc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