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填空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0)
填空题
1.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2.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有职权;另一类是授予职权。 3. 行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4.即时强制是指因情况紧急,为了达到预期的行政目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
5.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6. 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7. 行政处罚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8.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的办法。 9.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来设定。
10.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即行政机关救济和司法机关救济。 11. 行政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13.《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14.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总称。
15. 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并以国务院令的形式发布;部门规章由部门首长签署。
16. 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17. 行政合同的缔结主要有招标、拍卖、邀请发价和直接磋商等方式。
18.国家赔偿以金钱为主,其他赔偿方式为辅。 19.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0. 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21.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22. 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23. 财产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是对行政相对人财产权的剥夺。 24. 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