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周日,小明和小红去爬附近的某座山,他们征得家长同意后,查阅了此山的等高线地形图。
(1)写出图中F字母所表示地形的名称________。
(2)若该地有一条小溪沿山谷流下,可能出现在DA和EB间的________处。 (3)适宜攀岩运动的是________地。
(4)若量得D和G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那么D和G的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____千米。 26.仔细观察某学校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图是用______________来判断方向的。 (2)综合楼在体育馆的________方向。
(3)如果按照地图三要素来看,此地图少了什么?答:________、图例。
(4)该学校的经纬度大约是(120° E,31° N),由此判定它位于________半球和________半球及________(填“高”“中”“低”)纬度地带。
27.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下图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集淡水。则: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____,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___,形成小水滴。
28.如图所示,是一款冬季家庭常用的电暖器,为了使它通电后能快速升温,在电暖器内部应充入比热容较________的液体。为了防止电暖器发生爆裂,内部充入的液体还应该具有沸点________的特点。
29.夏天,当我们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冻肉放在案板上,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冻肉表面结出一层“白粉”,这层“白粉”实际是________,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冻肉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冰箱需要定期除霜,除霜时将冰箱断电,冰箱门打开,霜变成水后用干布蘸干,“霜变成水”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
30.(哈尔滨中考)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千克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克,体积为20厘米3,则样本的密度为________克/厘米3;课桌的体积为________米3。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40分)
31.小宇同学就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没有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种10粒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小宇的实验没有说服力,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为探究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是否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①将生长发育状态相似、健康的未接受过辐射的10只小鼠分成5组,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戊。 ②甲、乙、丙三组每天分别注射15克/毫升、9克/毫升、3克/毫升三种不同浓度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10毫升,丁、戊两组每天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5组小鼠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15天后,甲、乙、丙、丁4组小鼠分别用相同剂量的γ射线辐射处理,戊组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第5天,提取各组实验动物的血液,分别用SOD活性测定仪器测定各组实验动物血液中SOD
的活性(注:实验动物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其活性可作为确定防护辐射损伤作用效果的标志),记录、统计分析各组实验数据。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上述实验步骤中空格内的有关内容。
(2)预期的实验结果与结论:若甲、乙、丙三组SOD的活性与丁组接近,且明显低于戊组,说明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
(3)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3.(十堰中考)(1)图a是小明、小红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和水的质量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加热。图b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c)。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d)。由图像可知,在第8分钟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第10分钟后,海波的熔化将________(填“继续”或“停止”)。
34.(莱芜中考)在做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芳第一个完成了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用调好的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克;
B.将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___克;
C.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当量筒内液面静止时,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毫升。
(2)小芳根据实验中的测量数据得出盐水的密度ρ=________克/厘米3。
(3)小芳同学的实验会带来很大误差,你认为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另一个同学很快想到: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小芳同学主要实验步骤的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小上述误差。这位同学调整后的主要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35.下图是某同学做“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实验时记录下的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观察过程中,最先观察到的图像是____________。 (2)由④到⑤,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⑤到②,首先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移动装片 B.调节光圈 C.调节反光镜 D.转动转换器
(4)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不会看到下列哪组结构( ) A.细胞壁和液泡 B.细胞膜和细胞质 C.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核和细胞膜
(5)口腔上皮细胞的亮度比较大,要观察到清晰的细胞核,必须要对它进行染色。在实验中常用____________进行染色。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用一个瓶子盛某种液体,测出装入液体的体积V与液体和瓶子的总质量m,画出m-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求:
(1)空瓶子的质量是多少?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如果在这个瓶子里装60厘米3的这种液体,液体与瓶子的总质量为多少?
37.人民英雄纪念碑: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1953年重达百吨的碑芯巨石自青岛运来,碑芯石成品高a=14.7米,宽b=29米,厚c=1米;碑身由413块花岗岩组成碑基,由17 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为3 000多平方米,与天安门遥遥相对,上面有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到了博物馆,找了当年的“芯石”的样品,测其体积为14厘米3,质量为37.8克。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条件求出下列几个问题:
(1)碑芯石的体积是多少? (2)碑芯石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 (3)碑芯石的质量是多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