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8分)
图18(a)所示的装置中,小物块A、B质量均为m,水平面上PQ段长为l,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其余段光滑。初始时,挡板上的轻质弹簧处于原长;长为r的连杆位于图中虚线位置;A紧靠滑杆(A、B间距大于2r)。随后,连杆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带动滑杆作水平运动,滑杆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8(b)所示。A在滑杆推动下运动,并在脱离滑杆后与静止的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 (1)求A脱离滑杆时的速度uo,及A与B碰撞过程的机械能损失ΔE。
(2)如果AB不能与弹簧相碰,设AB从P点到运动停止所用的时间为t1,求ω得取值范围,及t1与ω的关系式。 (3)如果AB能与弹簧相碰,但不能返回道P点左侧,设每次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求ω的取值范围,及Ep与ω的关系式(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科综合答案
1、【答案】C
【解析】A、任何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ATP的参入提供能量;B、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入;D、几乎所有的生物膜的基本结构都是蛋白质和磷脂。
2、【答案】A
【解析】草莓植株分生区的细胞含病毒的量比较少,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出脱毒幼苗。 3、【答案】D
【解析】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分别检测蛋白质、淀粉和还原性糖。据表可以推测,甲含有蛋白质,乙含有淀粉,甲和乙混合能够产生还原性糖,证明甲中含有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产生还原性糖。 4、【答案】C
【解析】由于不同的土壤层面为不同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土壤中的群落也存在垂直分布,所以A错;土壤中动物的中间关系,除了互利共生之外,还有捕食、寄生、竞争,这些无主次之分,所以B错;土壤表层只有一部分小动物分布,应该选择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小动物的丰富度所以D错。 5、【答案】B
【解析】机体依赖神经-体液-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内环境的稳态,所以A错;在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中,B淋巴细胞也可以产生记忆细胞,所以C错;神经中枢受损,不会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6、【答案】D
【解析】进化的实质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7、【答案】B
解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8、【答案】C
解析:A.Fe2+和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有硅酸沉淀生成 9、【答案】C
解析:A两者密度都比水小,均发生萃取,溴水层褪色。B.两者都有沉淀生成。C.两者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且引入CO2. 10、【答案】D
解析:A有单质O2生成。B有单质Al生成。C有单质H2和N2反应 11、【答案】A
解析:B 应该是转移3 nA 个电子。C 应该是小于0.1nA 个HCO3 —。D条件错误,应为标准状况。 12、【答案】D
解析:A关系不对,陈述Ⅱ是还原性。B二氧化硅不导电。C关系不对,陈述Ⅱ是吸水性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运动论,变成球状是引力占主要因素,因而:r>r0,并且r增大,故选C
14、【答案】B
解析: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其中气体体积减小故:w>0、做功时间很短,热不认为:Q=0, △U>0,温度升高,再过体积减小,由pv=nRT得压强增大,选:B 15、【答案】A
解析:由左手定则知M带负电,N带正电,在由粒子转过的圆心角)因而选:A 16、
得M的速度比N大,运行时间由(为带电
解析:考查三力平衡:将拉力沿竖直方向分解,利用平衡得:2Fcos450=G,17、【答案】BC
选:B
解析:设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开始到B点由动能定理得: 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因而:选B,C
18、【答案】AC
解析:考查核反应基本知识,(主要考查衰变其他的核反应的区别)只要学生认真看课本即可:选:A C 19、【答案】CD
解析:考查交流电的最大值,瞬时值,有效值、周期、频率基本物理量,只要学生听讲了就可以选择,(数学老师也讲哦)选:C D 20、【答案】BD
解析:不管带正电还是负电,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正电荷受的电场力向左故在左边,负电荷在右边,选:BD 21、【答案】CD
解析:考查天体运行:主要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故选:CD
22、【答案】BD
解析:从图看知:为O,Y为Na,为Al,W为S,R为Cl。A、应该是Y>>。C、硫酸为共价化合物。 23、【答案】AC
解析:电荷守恒A对。B 氨水过量,显碱性。D,反应后生成乙酸和氯化钠,水溶液为酸性。 24、【答案】BC
【解析】胚胎干细胞进行的分裂为有丝分裂,所以不会出现同染色体联会的现象;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不会存在核仁。 25、【答案】CD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推出,II3的基因型为BbAa,II4的基因型为BBAY。分开考虑,后代关于秃顶的基因型为1/2BB,1/2Bb,即女孩不秃顶,男孩有一半的可能秃顶;后代关于色盲的基因型为1/4Aa,1/4AA,1/4AY,1/4aY,即生出换色盲女孩的概率为0,有1/4的可能生出患病男孩。
26、【答案】
(1)气孔开放度相对低 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2)酒精 增多 (3)低 基粒 (4)细胞分裂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析】
(1)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外因(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深度等)和内因(叶绿素的含量、酶等),结合表格中的信息,B组叶绿素含量为1.1mg/g.fw,叶绿素含量低,气孔开放程度为55%,开放程度比较低,二氧化碳吸收量比较少,导致光合效率较低。
(2)A叶片净光合速率为-2.8mg/fw,即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且由于是密闭的容器,导致容器内氧气越越少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D叶片中,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且由于是密闭的容器,导致容器内二氧化碳越越少,暗反应减弱,而光反应不变,导致ATP增多。
(3)相比成熟叶片,幼嫩的叶是合成生长素的主要部分之一;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中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从表格中可推知,由于总叶绿素含量增长,因此D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基粒明显增多。 (4)细胞分裂使个体增大;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性表达。 27、【答案】(1)升高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2)J b 2
(3)【解析】
(1)根据题意,外界咸水的浓度高于罗非鱼体液的浓度,造成失水,随着体液中水分的流失,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下丘脑存在渗透压感受器,在接受到刺激后,会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该处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以此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2)根据图示罗非鱼在种群数量在开始数量呈“J”增长,从b点后开始环境阻力加大,所以,最可能是在b点放入大型肉食性鱼,并且一段时间后在2附近波动。
(3)分析根据题意可以获得不是关系:28、【答案】 (1)A (2)替换 增加 ③
,藻毒素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
(3)(一)突变植株y2 用Y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纯和突变植株y2 (二)能 不能维持“常绿” (三)Y基因能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
【解析】(1)根据题干所给信息“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可推测出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发育成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分析图10,B从第六天开始总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因此B代表野生型豌豆,则A为突变型豌豆。
(2)根据图11可以看出,突变型的SGRy蛋白和野生型的SGRY有3处变异,①处氨基酸由T变成S,②处氨基酸由N变成,可以确定是基因相应的碱基发生了替换,③处多了一个氨基酸,所以可以确定是发生了碱基的增添;从图11中可以看出SGRY蛋白的第12和38个氨基酸所在的区域的功能是引导该蛋白进入叶绿体,根据题意,SGRy和SGRY都能进入叶绿体,说明①②处的变异没有改变其功能;所以突变型的SGRy蛋白功能的改变就是有由③处变异引起。
(3)本实验通过具体情境考查对照实验设计能力。欲通过转基因实验验证Y基因“能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的功能,首先应培育纯合的常绿突变植株y2,然后用含有Y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纯合的常绿突变植株y2,培育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观察其叶片颜色变化。为了排除农杆菌感染对植株的影响,应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常绿突变植株y2作为对照。
29、【答案】(1)木瓜蛋白酶 由图可以看出,木瓜蛋白酶的活性不随PH的变化而变化 单位时间内 底物消耗(产物产生)
(2)课题:探究酶保护剂的最适浓度和提取液的最适PH
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 酶保护0.02 0.03 0.04 提取液的PH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