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基本算法语句(复习课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自然语言与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计算机是不能理解的,程序语言是计算机可以理解的算法。学习算法语句,并应用它来实现算法,是让学生经历学习和应用算法过程的重要一环。本节复习的五种算法语句是为了将算法的控制结构转换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和能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程序,其作用就是实现算法与计算机程序的转换。 (二)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是复习算法初步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五种算法语句及其表达方式、结构、应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及功能; (3)掌握循环语句的具体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2)通过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尝试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程序,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计算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增强计算机应用意识,形成自觉地将数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思想。 (四)教学重点
理解五种基本算法语句及其表达方式、结构、用法。 (五)教学难点
条件语句以及循环语句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基本算法语句的复习课,鉴于这部分内容抽象程度较高,难度较大。采用问题探究式与计算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实践检验,使学生掌握五种基本语句的内容并能灵活应用。 三、学法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算法语句,因此引导学生回顾基础知识,教师在对例题分析后,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精神,并且通过实践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探究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
(一) 创设情境 5分钟 (二) 基础巩固 14分钟 (三) 问题探究 15分钟 (四) 课时小结 5分钟
第1页 共3页
(五) 布置作业 1分钟
以上教学环节,无绝对严密的界限,主要在于将它们有机灵活地结合,以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一)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所学知识(设计程序框图的步骤),并由新的问题引入(引例:算法流程图,求输出的S的值),在学生得出结果后将S≥14改为S≥1000,从而引入本节课题。
【设计意图】 1.学生巩固知识点,增强记忆;
2.由引例入手揭示计算机对于算法的必要性。让学生“悟”出学习基本语句的
重要性,同时引出知识点。 (二)基础巩固
知识点一
1.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是: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2.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是:PRINT “提示内容”; 表达式; 3.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是:变量=表达式. 例1 分析下面程序执行的结果 INPUT A,B B=A+B A=B-A B=B-A
PRINT A,B END
(运行时从键盘输入3,7)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理解赋值语句,掌握一个变量多次赋值后,变量的取值总是最后被赋予的值。
知识点二
1.IF—THEN语句;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
END IF
2.IF—THEN—ELSE语句.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 IF
例2 写出解关于x的方程ax+b=0的算法的程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个别提问,学生回答。本环节强调由基本格式到一般应用,激发学生思考,在整个推导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得出的结果,更要关注其分析的过程,特别是例2的分析,注意几种不同情况的讨论。在过程中若出现问题就要引导学生及时处理。
【设计意图】巩固条件语句的基础知识,同时让学生分清内层条件语句和外层条件语句。 知识点三
1. UNTIL语句
DO
第2页 共3页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 2. WHILE语句 WHILE 条件
循环体
WEND
3.UNTIL语句与WHILE语句的区别
引导学生复习两种循环结构的特征,让学生自己总结两种循环语句的区别。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强调两种循环语句的区别。 (三)合作探究
探究:1+3+5+…+n>30,试设计一个程序,寻找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
学生通过循环结构知识编写程序,在计算机上检验,发现问题,相互交流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巩固循环语句的知识,通过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熟练掌握循环语句的目的。 (四)课时小结
引导学生,对照目标回顾本堂课所学主要内容,检查目标实现情况,以便加深印象,通过总体归纳整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完善数学知识网络结构。归纳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每次赋值后新值取代原有的值。 2.条件语句应当分清内层条件语句和外层条件语句。
3.UNTIL语句和WHILE语句的区别以及循环结构的灵活应用。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及探究方法。 (五)布置作业
1.复习参考题A组 4,5 B组 1 2.思考题
以下是某次考试中某班15名同学的数学成绩:72,91,58,63,84,90,88,61,
55,73,64,77,82,94,60.要求将80分以上的同学的平均分求出来,画出程序框图,并写出程序。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及探究方法,并通过思考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升能力。 五、板书设计 投影屏幕 第一章 算法单元小结——基本算法语句 知识点一 例1 例2 学生板演 知识点二 探究 知识点三 第3页 共3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