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教案第2课时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内容3 月是故乡明 第(2)课时 备课 日期 月 日 课型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细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2.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 重难点 了细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教学资源准备 课 教 学 过 程 【自主预学】 1.交流搜集图片:月是故乡明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了解了“月是故乡明” 这句话的出处,学习了文中的生字词,并跟随作家季羡林一道欣赏了“故乡的明月”。
【自主展学】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当你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时,心中一定也引起无限遐想,也一定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
第 1 页 共 11 页
(1)说说面对月亮你都想起过那些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2)当你面对明月,想起古人的诗句时,你是否想到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学生自由发言。)
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了解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寄托在明月中的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希望同学们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会独立阅读与思考,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这段话和课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一自然段是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的简单解释。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 2 页 共 11 页
3.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课出示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①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
(过渡,由月到山、水,从而引出了下文中故乡的水。)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山高月小”分别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的散文前、后《赤壁赋》。
③“三潭印月” 是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观享誉中外。
④这部分课文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由月亮总有陪衬,引出下文作者对故乡苇塘上和水中月亮的描述和怀念。)
⑤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课出示:
第 3 页 共 11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