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4:43: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

析)

时量:90分钟 满分:9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将选出的正确答案的填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生物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酵母菌、乳酸菌都有细胞结构,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B.酵母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有细胞壁,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遗传物质都主要是DNA D.发菜、菠菜都是自养生物,都能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酵母菌、乳酸菌都有细胞结构,酵母菌是真菌,能进行有丝分裂,乳酸菌是细菌,细菌不进行有丝分裂,A项错误;酵母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都有细胞壁,都能进行有氧呼吸,B项正确;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遗传物质都是DNA,C项错误;发菜、菠菜都是自养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菠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发菜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其光合作用不可能在叶绿体中进行,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a~d为四个细胞模式图(d为蓝藻),对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只有细胞a

B.作为合成蛋白质场所的结构只分布在细胞a、b、d图代表的生物

C.a、b的细胞中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而c、d的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 D.a、b、d的DNA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a为高等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d为蓝藻,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有细胞a和d, A项错误;b是动物细胞,c是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在a、b、c、d中都有分布,B项错误;a、b为真核细胞,其细胞中有细胞核,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DNA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c、d为原核细胞,其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NA分子主要分布在拟核中,C项正确,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下列化合物含N元素的一组是

A.血红蛋白和核酸 B.纤维素和核苷酸 C.葡萄糖和脂肪酸 D.乳糖和淀粉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血红蛋白和淀粉酶都属于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核酸和核苷酸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纤维素、乳糖、葡萄糖和脂肪酸,它们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 1 -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4.下列关于实验鉴定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鉴定脂肪的存在,染色后可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液的试管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其甲液是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的A液是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B液是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因斐林试剂的乙液浓度大,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项错误;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色或红色,B项正确;使用斐林试剂时,应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C项错误;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1ml双缩脲试剂A液,混合均匀后再滴加3-4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5.有关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两条肽链 B.共有126个肽键

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5个水分子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6.人体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一条多肽链有146个肽键,则形成这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和它们在缩合过程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 146 146 B.146 145 C.146 147 D.147 146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总数—肽链数。人体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一条多肽链有146个肽键,则形成这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肽键数+肽链数=146+1=147个,它们在缩合过程生成的水分子数=肽键数=146,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7.如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体内遗传物质组成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2 -

A.T2噬菌体 B.乳酸菌 C.酵母菌 D.家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T2噬菌体为DNA病毒,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都是细胞生物。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都含有1种五碳糖,4种碱基,4种核苷酸,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的化学组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8.在酶的合成过程中,决定酶种类的是

A.核苷酸 B.核酸 C.核糖体 D.转运RN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不能决定酶种类,A项错误;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包括DNA和RNA,一定结构的DNA能控制合成相应结构的RNA,RNA包括信使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其中的信使RNA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决定了相应蛋白质的结构,即DNA分子通过信使RNA为媒介决定蛋白质的性质,B项正确;核糖体和转运RNA分别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和氨基酸的运载工具,对蛋白质的性质没有决定作用,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化学本质、蛋白质的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9.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使得质膜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 B.流感病毒能被巨噬细胞内溶酶体中的水解酶降解

C.细胞有丝分裂时,核膜会解体形成分散小泡并立即消失 D.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多数情况下,胆固醇的作用是防止质膜由液相变为固相,以保证质膜处于流动状态,A项正确;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B项正确;细胞有丝分裂时,核膜会解体形成分散小泡,但不会立即消失,C项错误;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除了绿色植物外,还有蓝藻等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

10.下图为番茄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有的不同

+

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

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K的吸收而表现为M,曲线 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 【答案】C 【解析】

+

试题分析:K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细胞呼吸所产生的能量。

- 3 -

A处氧分压为0,细胞进行的是无氧呼吸,B处细胞进行的是有氧呼吸,参与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酶有的不同, A项正确;A→B段,随着氧分压的增加,呼吸作用增强,ATP产生增多,++

K吸收速率也随之增加,所以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B项正确;

++

B点以后,K吸收速率不再随氧分压的增加而增加,说明ATP不再是限制K离子吸收的主要因素,而是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中耕松土虽然能增加土壤的含氧量,促进根细胞的有氧

+

呼吸,但不能进一步促进K的吸收,C项错误;氧分压为8时,由于受载体数量的限制,AB曲线可能演变为M2形态,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主动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1.下列与遗传物质有关的叙述合理的是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3235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P与S标记的噬菌体 D.基因对性状的决定都是通过基因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实现的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核酸、基因的表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2.某基因含有2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21%,由此不能得出 A.该基因中G占29%,C有1160个

B.该基因转录形成的RNA分子中U占21%

C.该基因复制3次需要5880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该基因转录的模板链中(A+T)占该链的4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该基因中A+T+C+G=4000个,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4000×21%=840个,则C=G=(4000-840×2)÷2=1160个,与题意不符,A项错误;转录是以该基因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依题意无法求出每条链上的A(腺嘌呤)所占的比例,因此转录形成的RNA分子中U的比例不能确定,与题意相符,B项正确;该基因复制3次,需

3

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2-1)×840=5880个,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每条单链上的(A+T)占该链碱基的比例=该基因中(A+T)占该基因中碱基比例=42%,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与DNA、DNA分子的结构及其复制、基因的表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3.某种烷化剂芥子气能使鸟嘌呤转变为烷基化鸟嘌呤(mG),mG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某双链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20%,用芥子气使DNA分子中所有鸟嘌呤成为mG后进行复制一次,其中一个DNA分子T占碱基总数的30%,则另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A.15% B.20% C.30% D.4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题意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某双链DNA分子中A=T=20%,则C=G=30%,即A+T=40%,C+G=60%,进一步推知:在一条链中C+G=60%;已知烷化剂芥子气能使鸟嘌呤转变为烷基化鸟嘌呤(mG),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说明EMS的处理可以使DNA序列中G-C转换成A-T,所以复制一次得到的两个DNA分子中,若一个DNA分子T占碱基总数的30%,则其中的G占碱基总数的30%-20%=10%,则另一个DNA分子mG占碱基总数的30%-10%=20%,所以T占碱基总数的20%+20%G=40%。综上所述,A、B、C三项均错

- 4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g9qe53d1y1xkfw968ko77t6k14pna01b0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