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职专升本本考试模拟卷A
园林专业《土壤肥料学》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得分 评卷人签字 复核人签字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土壤的本质特征是 土壤肥力 。对土壤肥力的认识概括起来有哪几种观点:土壤成分观点、土壤生理观点、土壤生态学观点。
2、主要的成土矿物有哪些:
原生矿物:正长石、斜长石、辉石、角闪石、橄榄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 次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赤铁矿、褐铁矿、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化云母、伊利石等。
3、自然界的岩石根据其形成原因可分为三大类,它们是: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各类岩分别写出最少五种岩石的名称:
岩浆岩:花岗岩、流纹岩、正长岩、粗面岩、闪长岩、安山岩、辉长岩、玄武岩 沉积岩:砾岩、砂岩、泥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 。
4、岩石的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 H2O、 CO2、 O2 等的作用下发生的 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和氧化 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作用。
5、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的矛盾与统一。
6、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 和人为因素
。 7、土壤剖面重要的形态特征有: 颜色、结构、质地、湿度、松紧度、孔隙度、新生体、 侵入体、动物、植物及土壤反应 。 8、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主要是哪些: 动物残体、植物残体、微生物躯体、有机肥 9、无机胶体的主体粘土矿物其主要来源有:
(1) 直接由白云母、黑云母等矿物经过风化或成土作用演变而来 , (2)由矿物的分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形成的 , (3) 在一定条件下,由粘土矿物互相之间演化形成,即由一种粘土矿物演变成另一种粘土矿物 。
10、根据化学氮肥中氮素的形态,可将氮肥分为四种类型,它们是:
(1)、 铵态氮肥, (2)、硝态氮肥, (3)、 酰胺态氮肥, (4)、长效氮肥
得分 二、选择题(共 20分 ,每小题 2分)
选择正确的答案(a)、(b)、(c)或(d)填入( )中:
1、A.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F.Liebig)提出“矿 质营养学说”;B.19世纪末俄国学者道库恰也夫(B.B.Дoky?aeВ)创立了土壤发生学观点;C.威廉斯(B.P.BИЛbЯMc)继承和发展了土壤发生学的观点指出土壤是以生物为主导的各种因子长期、综合作用的产物。以下是上面三种描述中的总结: (d) (a)只有A.是正确的;(b) 只有A.和B.是正确的;(c)只有C.是正确的(d)ABC都对。 2、一般说某离子的互补离子被土壤胶体的吸附力越强,该离子的有效度越 。 (a)低; (b) 高; (c)不变; (d)很难定 (b) 3、土壤结构体分类是依据它的形态大小和特性等。以下几种结构体中哪一种是较为理想的结构体:
(a)块状 (b) 柱状 (c)团粒 (d)片状 (c) 4、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成分,自然界的岩石种类很多,按不同的成因可分为三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下列岩石中哪一种是属于岩浆岩的:
(a)玄武岩 (b) 砂岩 (c)板岩 (d)石英岩 (a) 5、只能在酸性土壤上生长的植物称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以下列出的植物中哪种不是酸性土的指示植物: (a)铁芒箕和铺地蜈蚣 (b) 东方乌毛蕨和桃金娘 (c)桃和李 (d)茶和映山红 (c) 6、作为土壤有机质最主要来源的是: (b) (a)动物残体 (b)植物残体 (c)动植物残体 (d)动植物的分泌物、排泄物 7、自然界土壤胶体通常同时带有正和负的两种电荷,而这两种电荷在一般情况下是: (b) (a)正电荷多 (b)负电荷多 (c)一样多 (d)不确定 8、土壤热量最基本的来源是: (c) (a)生物热能 (b)地球内热 (c) 太阳的辐射能 (d)都不是
9、草木灰中的钾主要是以哪种形态存在? (c) (a)硫酸钾 (b)氯化钾 (c) 碳酸钾 (d)硝酸钾
10、有机肥料是泛指能用作肥料的各种有机物质,下列肥料中哪种不是属于有机肥的? (d)
(a)塘泥 (b)堆沤肥 (c)污水 (d)过磷酸钙 得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包括水、肥、气、热四个要素。
2、土壤剖面:从地面向下挖掘所裸露出来的一段垂直切面,深1-2米,宽0.8米。
3、CEC(阳离子交换量)(2分):在一定的pH条件下,每千克土壤所含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单位为cmol.kg-1。
4、Saf(Ki)值(2分):即硅铝铁率,指土壤或粘粒中SiO2分子数与Al2O3和Fe2O3)分子数之和的比值。Saf(Ki)值= SiO2/(Al2O3+ Fe2O3)。
5、水解性酸(2分):用弱酸强碱生成的盐(常用pH8.2 1 mol L NaOAc进行水解时,从土壤胶体上代换出来的氢离子有时包括铝离子所产生的酸度称为水解性酸。
6、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7、耕性:是指土壤在耕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8、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人为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导致土壤的农业生产能力或土地利用能力和环境调控能力的下降。
9、复混肥料:是指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主要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肥料。
10、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泛指能用作肥料的各种有机物质,或称以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的肥料。
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的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施用农家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其相应的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是施肥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 得分 四、简答与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在水旱轮作中(如稻-麦),土壤经历着干湿交替的过程。水田土壤由于干变湿的过程中,土壤有效磷增加,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土壤处于淹水的还原状态,使难溶性的磷酸高铁(FePO4﹒2H2O)还原为较易溶解的磷酸低铁[Fe3(PO4)2],以及包裹在磷酸盐表面的Fe2O3﹒nH2O还原为Fe(OH)2而使闭蓄态磷得到部分释放;(2)淹水后,石灰性土壤pH值下降,酸性土壤pH值上升,都能促进磷酸铁、磷酸铝的水解;(3)在淹水还原条件下,有机质分解不完全,产生许多有机络合物,能与Fe3+、Al3+等螯合作用,有利于磷的释放。
2、植物缺氮时表现出的症状如何?氮素过多时有何症状?
答:植物缺氮时,其生长点的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受抑制,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减慢,植株矮小、瘦弱,植物的分蘖或分枝减少。叶片均匀地、成片地转成淡绿色、浅黄色或黄色。
植物吸收氮素过多时,叶绿素大量形成,叶色浓绿。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质量分数增加,植株徒长,营养生长期延长,贪青晚熟,细胞壁发育不良,变薄,易于倒伏和发生病虫害。
3、为何说尿素适宜做叶面追肥?
答:尿素为中性有机分子,电离度小,不易引起质壁分离,对茎叶损伤小;分子
体积小,容易吸收;吸湿性强,可使叶面较长时间地保持湿润,吸收量大;尿素进入细胞后参与代谢,肥效快,用做叶面追肥时,可在早晚进行,以延长湿润时间。
4、磷素的营养作用有哪些方面?
答:(1)磷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包括核酸和蛋白质、磷脂、植素、高能磷酸化合物以及其它的含磷有机化合物。 (2)磷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3)磷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4)磷能促时脂肪的代谢。 (5)磷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总之,磷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与代谢,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加速花芽分化,缩短花芽分化时间,从而使作物的整个生育期缩短。磷有利于作物早熟、高产、优质。
5、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如何?
答: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密切。土壤蓄水、供水、保肥、容气、通气、保温、导温和耕性等,都受土壤质地的影响。质地分类方法不同,但都划分为砂质土、壤质土和粘质土超大型大类。这三大类与肥力的关系如下:
(1)砂质土类:这类土壤粒间孔隙大,毛管作用弱,透水性强而保水性弱,水气易扩散,易干不易涝。由于胶结力弱,松散易耕。通气性好,土壤中一般不会积累还原性物质,土壤中常常是水少气多。温度溶易上升,特别是早春的升温阶段,土温容易上升而称为热性土,有利于早春作物播种,但稳温性差。砂土类土壤含养分少,保肥国弱,施肥后肥效上来的快,属发小苗但不持久,造成作物后期脱肥早衰,后劲不足,因此施肥时要少量多次施用。
(2)粘质土类:这类土壤的土粒间孔隙小,毛管孔隙多,透水性差,易产生地表径流,保水抗旱力强,易涝不易旱,栽培作物时宜深沟垄作,以利透水通气,并避免还原性物质的产生。热容量大,温度不易上升,物别是早春升温阶段由于土温不易上升因此常被称为冷性土,对早春作物播种不利,但保温能力大。粘质土壤养分含量较丰富且保肥力强,但肥效发挥缓慢,在早春温度低时,由于肥效缓慢易造成作物苗期缺素问题,属后发型土壤。粘质土保肥力强,肥效稳而持久,有利于禾谷类作物生长。粘质土粘结性、粘着性强,耕作费力。
相关推荐: